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从客观主义到开放性的法律解释--兼论当代法律解释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部分 客观主义传统下的法律解释第10-19页
 一、何谓客观主义的法律解释第10-11页
 二、客观主义法律解释的基础第11-15页
  (一) 哲学基础第11-12页
  (二) 政治基础第12-13页
  (三) 实践基础第13-15页
 三、客观主义下法官解释的独断性及其裁判方式第15-19页
  (一) 法官解释的独断性第15-16页
  (二) 裁判方式:司法三段论第16-19页
第二部分 客观主义法律解释的困境及其转向第19-29页
 一、对法律不确定性的审视第19-21页
  (一) 法律规则不确定性之表现第19-20页
  (二)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第20-21页
 二、对司法三段论的考察第21-24页
 三、司法实践中的困惑第24-26页
 四、法律解释的当代转向第26-29页
第三部分 法律论证视野中的法律解释第29-42页
 一、法律论证的兴起及其一般特征第29-31页
 二、走出"明希豪森困境"的尝试第31-36页
  (一) 论证的范围:发现和证立的二分第32-33页
  (二) 论证的基石:理性程序第33-36页
 三、当代法律解释理论第36-42页
  (一) 解释的主体:独立个性的法官第36-38页
  (二) 解释的方法:穿梭于规范和事实之间第38-39页
  (三) 解释的情境:一个开放的体系第39-40页
  (四) 解释的目标:可接受的裁判第40-42页
第四部分 当代法律解释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42-55页
 一、对法官解释权的确认第42-45页
  (一) 我国的法官解释权现状第42-44页
  (二) 确认我国法官解释权的现实意义第44-45页
 二、对法官解释技术的思考第45-49页
  (一) 法官解释的范围第45-47页
  (二) 法官解释的方法第47-49页
 三、对法官解释恣意性的限制第49-55页
  (一) 法官裁判的逻辑有效性第49-50页
  (二) 严格程序下裁判理由的理性论证第50-51页
  (三) 强化裁判文书的说理性第51-53页
  (四) 注重案例的指导作用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及算法研究
下一篇: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