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英文摘要 | 第13-15页 |
1 前言 | 第15-37页 |
·红树林区微生物资源概况 | 第15-17页 |
·红树林区的特点 | 第15页 |
·红树林区微生物资源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红树林沉积物微生物纤维素酶酶系研究 | 第16-17页 |
·环境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 | 第17-30页 |
·宏基因组概念的提出 | 第17-19页 |
·宏基因组技术的原理及其要素 | 第19-30页 |
·环境总DNA 的提取及其纯化 | 第21-24页 |
·载体的选择 | 第24-25页 |
·宿主的选择 | 第25页 |
·宏基因组文库的分析 | 第25-30页 |
·宏基因组技术的应用 | 第30-36页 |
·细菌的多样性研究 | 第30-33页 |
·细菌多样性分析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 第30-32页 |
·宏基因组技术在细菌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 第32-33页 |
·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寻求生物活性物质的表达 | 第33-36页 |
·宏基因组技术在生物活性筛选中的应用优势 | 第33-34页 |
·宏基因组技术在生物活性筛选中的应用实例 | 第34-35页 |
·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克隆纤维素酶基因 | 第35-36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6-3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7-49页 |
·材料 | 第37-40页 |
·样品来源 | 第37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37页 |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PCR 引物 | 第37页 |
·主要仪器 | 第37-38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38-39页 |
·溶液配制 | 第39-40页 |
·序列分析软件 | 第40页 |
·基本方法 | 第40-49页 |
·红树林沉积物1651DNA 文库的构建 | 第40-44页 |
·沉积物基因组 DNA 提取 | 第40-41页 |
·基因组 DNA 大片段的纯化 | 第41页 |
·16S rDNA 基因片段的PCR 扩增 | 第41-42页 |
·PCR 产物纯化 | 第42页 |
·PCR 产物与T-vector 连接 | 第42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2-43页 |
·CaCl_2 法 | 第42-43页 |
·Inoque 法 | 第43页 |
·转化率的测定 | 第43页 |
·转化 | 第43-44页 |
·文库保存 | 第44页 |
·文库中阳性克隆子筛选及RFLP 分析 | 第44页 |
·红树林沉积物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 第44-47页 |
·环境总DNA 提取 | 第44页 |
·总DNA 不完全酶切 | 第44-45页 |
·DNA 定量 | 第45页 |
·质粒pUC19 的提取 | 第45页 |
·质粒酶切 | 第45-46页 |
·线性质粒DNA 回收 | 第46页 |
·线性质粒DNA 去磷酸化 | 第46页 |
·载体与目的DNA 连接 | 第46-47页 |
·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 | 第47页 |
·宏基因组文库的保存和评估 | 第47页 |
·产纤维素酶克隆子的筛选及其分析 | 第47-49页 |
·产纤维素酶克隆子的筛选 | 第47页 |
·产纤维素酶克隆子的酶活鉴定 | 第47-48页 |
·产纤维素酶克隆子插入片段的分析 | 第48-4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67页 |
·红树林沉积物细菌1651DNA 文库的构建 | 第49-58页 |
·沉积物总DNA 的提取和纯化 | 第49-50页 |
·16SrDNA 的扩增 | 第50-51页 |
·16SrDNA 的连接和转化 | 第51页 |
·16SrDNA 文库阳性克隆子筛选及RFLP 分析 | 第51-53页 |
·红树林沉积物细菌多样性分析 | 第53-58页 |
·红树林沉积物宏基因组文库(3-10kb)的构建 | 第58-62页 |
·总DNA 的提取及其纯化 | 第58页 |
·总DNA 的不完全酶切及其3-10k 片段的回收纯化 | 第58-59页 |
·连接载体pUC19 的准备 | 第59页 |
·载体与目的DNA 的连接与转化 | 第59-61页 |
·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 第61页 |
·宏基因组文库的评估 | 第61-62页 |
·红树林宏基因组文库中产纤维素酶基因的筛选 | 第62-67页 |
·产纤维素酶克隆子的获得 | 第62-63页 |
·产纤维素酶克隆子的酶活鉴定 | 第63-65页 |
·产纤维素酶克隆子的插入片段分析 | 第65-67页 |
4 讨论 | 第67-74页 |
·红树林沉积物微生物资源的开发 | 第67页 |
·红树林沉积物细菌1651DNA 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 第67-71页 |
·沉积物细菌 16SrDNA 文库的构建 | 第67-70页 |
·红树林沉积物优势细菌组成分析 | 第70-71页 |
·红树林沉积物宏基因组文库(3-10kb)构建及其活性筛选 | 第71-74页 |
·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 第71-72页 |
·红树林沉积物宏基因组文库的活性物质筛选 | 第72-7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页 |
·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7页 |
附录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