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岳阳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17页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研究的目的第11-12页
   ·研究的意义第12页
 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5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2-13页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第13-15页
 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第15-17页
   ·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5-16页
   ·研究的基本方法第16-17页
第二章 特色农业理论基础第17-28页
 1 特色农业概念、特点和形成条件第17-21页
   ·特色与特色经济第17-18页
   ·特色农业第18-19页
   ·特色农业的特点第19-20页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第19页
     ·产品具有独特的品质第19-20页
     ·具有广阔的市场第20页
     ·具有经济高效性第20页
   ·特色农业的形成条件第20-21页
     ·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动植物物种优势第20页
     ·特色产品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商品率第20-21页
     ·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和消费需求第21页
     ·有较发达的交通、运输、通信条件第21页
     ·有较高的生产组织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第21页
 2 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理论第21-25页
   ·比较优势理论第22页
   ·竞争优势理论第22-23页
   ·技术创新理论第23页
   ·农业产业化理论第23-24页
   ·因地制宜的发展规律第24-25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5页
 3 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与规律第25-28页
   ·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第25-26页
   ·特色农业的发展规律第26-28页
第三章 岳阳特色农业发展分析第28-44页
 1 新时期岳阳市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分析第28-31页
   ·发展特色经济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需要第28-29页
   ·发展特色农业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第29页
   ·发展特色农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需要第29页
   ·发展特色经济是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第29-30页
   ·发展特色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第30页
   ·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第30-31页
 2 岳阳市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分析第31-34页
   ·岳阳市总体概况第31-32页
   ·岳阳市农业和农村基本情况第32页
   ·岳阳发展特色农业的比较优势条件第32-34页
     ·自然条件良好第33页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第33页
     ·农产品生产技术相对成熟第33-34页
 3 岳阳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第34-39页
   ·岳阳特色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第34-38页
     ·区域特色日趋明显第34-35页
     ·组织形式不断创新第35-37页
     ·经济效益初步显现第37-38页
   ·岳阳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8-39页
     ·基地难做大第38页
     ·品牌难叫响第38页
     ·龙头难产业第38-39页
     ·标准难推行第39页
     ·观念难转变第39页
 4 岳阳发展特色农业的几个典型案例第39-44页
   ·华容县发展特色农业拓富路第39-41页
     ·拓展本地资源,建设蔬菜种植基地第39-40页
     ·整合加工作坊,打造蔬菜龙头企业第40-41页
     ·实行订单种植,带动农民致富第41页
   ·泪罗市大荆镇发展特色农业使农民增收第41-42页
     ·种春秋西瓜,适应市场需求第41页
     ·种反季节蔬菜,弥补淡季所需第41页
     ·种特色农产品,发展订单农业第41-42页
   ·湘阴蕌头独具特色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第42-44页
     ·政府投入力度大第42页
     ·加强示范区建设第42页
     ·健全农业生产体系第42-44页
第四章 岳阳特色农业产业选择及发展政策建议第44-57页
 1 岳阳发展特色农业应坚持的原则第44-45页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第44页
   ·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第44页
   ·坚持适度规模开发原则第44页
   ·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第44页
   ·坚持以质取胜的原则第44-45页
   ·坚持科技支撑原则第45页
   ·坚持产业整体开发原则第45页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第45页
 2 岳阳特色农业发展思路与产业选择第45-47页
   ·指导思想第45页
   ·总体思路第45-46页
   ·发展目标第46页
   ·发展重点第46-47页
 3 发展岳阳特色农业的政策建议第47-57页
   ·常规农业与特色农业并重,保障粮食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第48-49页
     ·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第48页
     ·搞好特色农业发展的科学规划第48-49页
     ·转变职能,加大对特色农业的宏观调控第49页
     ·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政策扶持第49页
   ·推行区域化生产,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第49-51页
     ·实现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化特色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第50-51页
     ·实现生态农业模式推广与区域化特色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第51页
     ·实现区内特色农业技术改造与创立特色农业品牌的有机结合第51页
     ·实现培植优化生产经营主体与区域化特色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第51页
   ·实现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农业效益第51-54页
     ·“龙头企业”带动战略第53页
     ·名牌名品战略第53页
     ·外部牵动战略第53-54页
   ·加强科技支撑,保证特色农业的竞争力第54-56页
     ·切实加强特色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第55页
     ·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进度,发挥其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第55-56页
   ·注重生态保护,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成品油市场变化的中石油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