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选择问题研究--基于公司特征、证券设计与治理绩效的分析框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总目录第8-12页
图表目录第12-14页
1 绪论第14-24页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4-17页
   ·研究思路、技术线路图与研究方法第17-19页
     ·研究思路第17页
     ·技术线路图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第19-22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2-24页
2 文献综述和评论第24-35页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和评论第24-31页
     ·国外相关研究回顾第24-31页
     ·国外研究的评论第31页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和评论第31-35页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第31-34页
     ·国内研究的评论第34-35页
3 可转债融资选择及其治理机制分析第35-48页
   ·可转债的典型特性:转股期权、风险中性、可赎回性与可回售性第35-39页
     ·转股期权:可转债的债性与股性第35-38页
     ·风险中性第38-39页
     ·可赎回性与可回售性第39页
   ·可转债降低融资成本和改善治理绩效的作用机制和途径第39-43页
     ·现有理论模型与假说的基本治理内涵第40-41页
     ·可转债降低融资成本和改善公司治理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第41-43页
   ·公司特征、证券设计与可转债融资选择第43-45页
     ·公司特征与可转债融资选择第43-44页
     ·证券设计与可转债融资选择第44-45页
   ·"公司特征—证券设计—治理绩效"分析框架的逻辑关系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 我国可转债融资选择行为:基于公司特征的实证分析第48-80页
   ·假设建立与代理变量第49-54页
   ·研究设计第54-56页
     ·样本数据第54页
     ·变量定义第54-55页
     ·实证方法第55-56页
   ·可转债与增发融资公司特征的单变量差异性检验第56-58页
   ·可转债融资公司特征的变化趋势第58-68页
     ·所属行业的成长特征分析第58-60页
     ·成长性的变动趋势第60-63页
     ·收益波动性的变化趋势第63-64页
     ·公司规模的变化趋势第64-65页
     ·财务杠杆水平的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第65-66页
     ·现金盈余的分布结构和变化趋势第66-68页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第68-79页
     ·相关性分析第68-71页
     ·回归模型及说明第71-72页
     ·回归结果分析第72-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5 我国可转债融资选择行为:基于证券设计的实证分析第80-105页
   ·可转债发行条款的特征分析第81-85页
     ·重要条款的特征描述及分析第81-84页
     ·其他条款的特征分析第84-85页
   ·假设建立和代理变量第85-89页
     ·公司基本面因素及其代理变量第86-89页
     ·宏观因素及其他控制变量第89页
   ·研究设计第89-92页
     ·样本及数据第89-90页
     ·变量定义第90-91页
     ·实证方法第91页
     ·模型设计第91-92页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第92-104页
     ·转股条款的实证分析第92-98页
     ·赎回条款的实证分析第98-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6 我国可转债融资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检验第105-124页
   ·样本筛选及行业对照组的构建第106-107页
   ·治理绩效的层次划分与指标选取第107-110页
   ·实证方法第110页
   ·非参数检验结果及分析第110-123页
     ·不考虑控制因素时可转债融资公司的绩效变化第110-113页
     ·行业特征控制下可转债融资公司的绩效变化第113-117页
     ·发行前公司资产规模控制下可转债融资公司的绩效变化第117-118页
     ·发行前公司财务杠杆控制下可转债融资公司的绩效变化第118-120页
     ·发行前公司成长特征控制下可转债融资公司的绩效变化第120-121页
     ·发行前收益波动特征控制下可转债融资公司的绩效变化第121-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7 实证研究结论的诠释:宏观环境、市场运行机制和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及其缺陷第124-137页
   ·宏观环境对我国可转债融资选择的影响分析第124-128页
     ·监管制度第124-126页
     ·资本金制度第126页
     ·利率管制第126-127页
     ·所得税制度第127-128页
   ·可转债市场运行机制对我国可转债融资选择的影响分析第128-131页
     ·发行机制第128-129页
     ·市场主体的参与深度第129-130页
     ·卖空交易机制第130页
     ·信用评级机构的发育程度第130-131页
   ·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可转债融资选择的影响分析第131-135页
     ·股权结构问题第131-132页
     ·债权人价值体现及其保护机制问题第132-133页
     ·经理人激励问题第133-135页
   ·本章小结第135-137页
8 结论与对策建议第137-142页
   ·主要结论第137-138页
   ·主要对策建议第138-141页
     ·宏观环境与监管制度的优化第138-140页
     ·发行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证券设计的改进第140-141页
   ·后续研究展望第141-142页
注释第142-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4页
附录:本文非参数检验方法的介绍第154-157页
 附录一: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第154-156页
 附录二:两配对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第156-15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情况第157-158页
致谢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肥城市食管鳞癌衍变阶段的危险因素及生物标志物研究
下一篇:阿拉善额济纳土语的地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