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石涛及其《画语录》产生背景 | 第10-16页 |
(一) 石涛《画语录》内容构成 | 第10-12页 |
(二) 石涛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艺术表现 | 第12-14页 |
(三) 明清画坛与石涛艺术的相互联系 | 第14-16页 |
二、 “无法而法”的内涵及构成 | 第16-24页 |
(一) 由“道”至“无” | 第17-19页 |
(二) “无法而法”的理论内涵 | 第19-21页 |
(三) “无法而法”的理论构成 | 第21-24页 |
三、 “无法而法”的方法论内蕴 | 第24-31页 |
(一) “一画”:艺术本体论 | 第24-26页 |
(二) “蒙养”、“生活”:艺术主体论 | 第26-27页 |
(三) “神遇而迹化”:艺术创作论 | 第27-29页 |
(四) “借古开今”:艺术发展论 | 第29-31页 |
四、“无法而法”的意义 | 第31-37页 |
(一) 无法而法”对绘画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 第31-33页 |
(二) 无法而法”的文艺理论和批评意义 | 第33-34页 |
(三) 无法而法”的现代意义 | 第34-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注释 | 第38-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