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500kV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设计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变电站仿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3-22页 |
| ·系统开发目标 | 第13页 |
| ·系统开发原则 | 第13-14页 |
| ·开发技术 | 第14-19页 |
| ·面向对象技术 | 第15-16页 |
| ·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 | 第16-19页 |
| ·音频技术 | 第18页 |
| ·图形、图像技术 | 第18-19页 |
| ·视频、动画技术 | 第19页 |
| ·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19-20页 |
| ·C++语言 | 第19-20页 |
| ·Visual C++ | 第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设计 | 第22-33页 |
| ·模型建立 | 第22-24页 |
| ·数学模型 | 第22页 |
| ·建模方法 | 第22-24页 |
| ·概念模型 | 第22页 |
| ·正式模型 | 第22-23页 |
| ·数字模型 | 第23-24页 |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24-25页 |
| ·仿真范围、仿真程度 | 第25-28页 |
| ·主变压器系统仿真范围及仿真程度 | 第26页 |
|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仿真范围与程度 | 第26-27页 |
| ·配电装置仿真范围及仿真程度 | 第27-28页 |
| ·同期并列装置仿真范围与程度 | 第28页 |
| ·直流系统仿真范围及程度 | 第28页 |
| ·所用电系统仿真范围及程度 | 第28页 |
| ·中央信号系统 | 第28页 |
| ·系统基本功能 | 第28-31页 |
| ·教员机功能 | 第28-30页 |
| ·仿真机参数选择、初始状态和运行控制 | 第29页 |
| ·系统状态监视 | 第29页 |
| ·故障设置功能 | 第29页 |
| ·事件管理 | 第29-30页 |
| ·盘台控制 | 第30页 |
| ·五防措施投/切 | 第30页 |
| ·事件记录、打印 | 第30页 |
| ·培训模式及智能化培训(教案功能) | 第30页 |
| ·成绩考核 | 第30页 |
| ·学员机功能 | 第30-31页 |
| ·对虚拟盘台的查看与操作 | 第31页 |
| ·监控系统操作 | 第31页 |
| ·就地操作站功能 | 第31页 |
| ·故障处理功能 | 第31页 |
| ·操作票系统 | 第31页 |
| ·远程培训功能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郑州500kV 仿真变电站培训系统的实现 | 第33-49页 |
| ·图形绘制系统 | 第33-36页 |
| ·模块化的元件 | 第33-35页 |
| ·仿真机初始化 | 第35-36页 |
| ·教员控制台 | 第36页 |
| ·仿真培训系统 | 第36-47页 |
| ·系统状态监视 | 第38-40页 |
| ·操作功能 | 第40-43页 |
| ·断路器操作 | 第41页 |
| ·刀闸操作 | 第41-42页 |
| ·地刀操作 | 第42页 |
| ·动力箱、端子箱操作 | 第42页 |
| ·PT 端子箱操作 | 第42页 |
| ·主变风冷控制箱操作 | 第42-43页 |
| ·故障工况处理 | 第43-47页 |
| ·仿真变电站典型故障设置 | 第44-46页 |
| ·切五防闭锁后故障工况处理 | 第46页 |
| ·投五防闭锁时故障工况处理 | 第46-47页 |
| ·操作票系统 | 第47页 |
| ·系统应用情况简介 | 第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附录 1 | 第54-55页 |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5-56页 |
| 详细摘要 | 第56-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