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土路基稳定控制与沉降预测
内容提要 | 第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0-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31页 |
·真空预压法发展简史 | 第14-15页 |
·加固机理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稳定控制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沉降计算与预测 | 第22-27页 |
·土体微观结构模型研究 | 第27-29页 |
·土体结构性力学模型研究 | 第29-31页 |
·目前仍存在问题 | 第31-3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2-3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软土特性研究 | 第35-64页 |
·引言 | 第35页 |
·研究区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第35-44页 |
·软土层分布 | 第35-36页 |
·软土基本物理性质 | 第36-39页 |
·软土压缩特性 | 第39-42页 |
·软土抗剪强度特性 | 第42-44页 |
·软土的灵敏度及其结构性 | 第44-51页 |
·软土的灵敏度 | 第44-47页 |
·软土的结构强度 | 第47-51页 |
·软土的微结构研究 | 第51-62页 |
·软土微观结构特征 | 第51-58页 |
·微观结构定量化研究 | 第58-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第三章 高填方软土路基处理设计与监测 | 第64-77页 |
·引言 | 第64页 |
·处理方案选取 | 第64-66页 |
·工程概况 | 第64-65页 |
·方案选取 | 第65-66页 |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方案设计 | 第66-73页 |
·排水体布置 | 第67-69页 |
·边界密封处理 | 第69-70页 |
·真空传递系统 | 第70-71页 |
·加荷系统设计 | 第71-72页 |
·双指标控制的真空预压 | 第72-73页 |
·监测方案设计与实施 | 第73-75页 |
·监测设计 | 第73-74页 |
·现场控制 | 第74-75页 |
·小结 | 第75-77页 |
第四章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 | 第77-105页 |
·引言 | 第77页 |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机理的一些问题探讨 | 第77-102页 |
·真空预压中几个概念辨析 | 第77-78页 |
·负压荷载的传递规律 | 第78-84页 |
·地下水位的变化 | 第84-93页 |
·加固有效深度分析 | 第93-96页 |
·真空作用强度的影响 | 第96-99页 |
·加固地基影响范围分析 | 第99-102页 |
·真空预压中土体的微观结构变化 | 第102-103页 |
·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五章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稳定分析 | 第105-127页 |
·引言 | 第105页 |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稳定特征研究 | 第105-109页 |
·软土的强度增长 | 第106-108页 |
·孔压变化特性 | 第108-109页 |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失稳事例分析 | 第109-114页 |
·事故现场概况 | 第110-111页 |
·事故原因分析 | 第111-114页 |
·研究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稳定分析 | 第114-125页 |
·稳定计算 | 第114-116页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稳定预测研究 | 第116-121页 |
·现场监测 | 第121-125页 |
·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六章 软土的弹塑性损伤力学模型研究 | 第127-145页 |
·引言 | 第127页 |
·损伤力学及其在岩土中的应用 | 第127-129页 |
·损伤函数与屈服函数 | 第129-136页 |
·损伤变量与损伤演化 | 第129-131页 |
·屈服函数与硬化规律 | 第131-133页 |
·弹塑性损伤模型 | 第133-136页 |
·弹塑性损伤模型 Biot 固结有限元方法 | 第136-138页 |
·有效应力原理 | 第136页 |
·静力平衡方程的增量分析 | 第136-137页 |
·渗流连续性方程分析 | 第137页 |
·比奥固结理论的有限元理论公式 | 第137-138页 |
·弹塑性损伤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138页 |
·弹塑性损伤模型的性状分析 | 第138-143页 |
·网格剖分及加荷计划 | 第138-139页 |
·参数选取 | 第139-140页 |
·结果分析 | 第140-143页 |
·小结 | 第143-145页 |
第七章 工后沉降控制与路面施工时间预测 | 第145-162页 |
·前言 | 第145-146页 |
·研究区现状介绍 | 第146-147页 |
·计算条件 | 第147-149页 |
·计算目的和方法 | 第147-148页 |
·参数选取 | 第148页 |
·计算工况 | 第148-149页 |
·结果分析 | 第149-160页 |
·曲线拟合 | 第149-150页 |
·应力应变分析 | 第150-154页 |
·预测结果分析 | 第154-160页 |
·小结 | 第160-162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62-166页 |
·结论 | 第162-165页 |
·进一步工作建议 | 第165-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78页 |
攻博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178-179页 |
致谢 | 第179-180页 |
摘要 | 第180-184页 |
Abstract | 第184-1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