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碓臼沟秧歌”调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碓臼沟秧歌的发展概况 | 第12-20页 |
·碓臼沟秧歌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 | 第12-14页 |
·碓臼沟秧歌的历史发展 | 第14-17页 |
·碓臼沟秧歌的源流 | 第14-16页 |
·碓臼沟秧歌的成熟与兴盛 | 第16-17页 |
·碓臼沟秧歌与民俗 | 第17-20页 |
第二章 碓臼沟秧歌的艺术特点 | 第20-51页 |
·浓郁的方言特点 | 第20-22页 |
·大同方言的语音特点 | 第20-21页 |
·大同方言的语言特点 | 第21-22页 |
·碓臼沟秧歌的唱腔 | 第22-41页 |
·曲牌体唱腔 | 第23-34页 |
·板腔体唱腔 | 第34-41页 |
·碓臼沟秧歌的乐器、乐队及伴奏 | 第41-43页 |
·乐器和乐队 | 第41-42页 |
·伴奏音乐 | 第42-43页 |
·碓臼沟秧歌的剧目和唱词 | 第43-51页 |
·剧目分类 | 第43-46页 |
·剧本唱词的特点 | 第46-51页 |
第三章 碓臼沟秧歌的生存现状和发展探索 | 第51-56页 |
·碓臼沟秧歌的生存现状 | 第51-53页 |
·碓臼沟秧歌的发展探索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