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导论 | 第11-17页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四)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5页 |
(五) 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一、“现实的个人”思想与人的和谐发展概述 | 第17-28页 |
(一) “现实的个人”思想概述 | 第17-21页 |
(二) 人的和谐发展概述 | 第21-28页 |
二、“现实的个人”是人的和谐发展的逻辑出发点 | 第28-33页 |
(一) “现实的个人”的自然属性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第28-30页 |
(二) “现实的个人”的社会属性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 第30-32页 |
(三) “现实的个人”的精神属性指向了自身的和谐发展 | 第32-33页 |
三、当代社会“现实的个人”的和谐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 第33-38页 |
(一) “现实的个人”发展面临的困境 | 第33-36页 |
(二) 对“现实的个人”的和谐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四、“现实的个人”视野中人的和谐发展的实现路径 | 第38-48页 |
(一)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保证代际代内公平 | 第38-41页 |
(二) 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41-44页 |
(三) 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完善人的精神心理,培育健全人格 | 第44-48页 |
结束语 | 第48-50页 |
注释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