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9页 |
| ·晶体生长的意义 | 第7页 |
| ·晶体生长方法概述 | 第7-10页 |
| ·浮区法生长晶体 | 第10-16页 |
| ·浮区法简介 | 第10-12页 |
| ·浮区法生长晶体理论 | 第12-16页 |
| ·LaCoO_3的结构和性质及应用 | 第16-17页 |
| ·LaCoO_3的结构和性质 | 第16-17页 |
| ·LaCoO_3的应用 | 第17页 |
| ·LaCoO_3 晶体生长现状 | 第17-18页 |
| ·本文的目的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 | 第19-26页 |
| ·单晶炉的设计特点 | 第19-21页 |
| ·主要组件的设备性能简介 | 第19-20页 |
| ·单晶炉的设计特点 | 第20-21页 |
| ·浮区单晶炉生长晶体的基本步骤 | 第21-24页 |
| ·粉体制备 | 第21页 |
| ·料棒的制备过程 | 第21-22页 |
| ·料棒的预烧 | 第22-23页 |
| ·光浮区法生长LaCoO_3晶体 | 第23-24页 |
| ·结构分析仪器 | 第24-26页 |
| ·X-ray衍射仪 | 第24-25页 |
| ·Raman光谱仪 | 第25页 |
| ·光学显微镜 | 第25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6-54页 |
| ·LaCoO_3粉体的制备 | 第26-31页 |
| ·原料分析 | 第26-28页 |
| ·La_2O_3与Co_3O_4不同配比对合成粉体相组成的影响 | 第28-30页 |
| ·烧结时间对合成粉体相组成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料棒的手工成型 | 第31-32页 |
| ·料棒烧结成型对结构和致密性的影响 | 第32-38页 |
| ·烧结时间和温度对料棒结构的影响 | 第32-34页 |
| ·烧结温度对料棒致密度的影响 | 第34-38页 |
| ·生长过程控制对最终产物的影响 | 第38-54页 |
| ·上下料棒的旋转状态对熔区稳定性和熔区移动过程的影响 | 第38-41页 |
| ·两种生长方式对最终产物的结构、均匀性、结晶状态的影响 | 第41-54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摘要 | 第61-64页 |
| Abstract | 第64-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