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假丝酵母和黑曲霉发酵玉米秸秆的条件优化
| 提要 | 第1-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立项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 ·利用白腐真菌处理秸秆 | 第11-12页 |
| ·利用光合菌发酵对玉米秸秆进行转化 | 第12-13页 |
| ·利用毛壳菌转化玉米秸秆 | 第13页 |
| ·利用多菌种混合发酵玉米秸秆生产饲料 | 第13-15页 |
| ·利用酶制剂处理秸秆 | 第15-16页 |
| ·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 第2章 菌种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17-26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 ·材料 | 第17-18页 |
| ·仪器 | 第18页 |
| ·试验方法与结果 | 第18-19页 |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18-19页 |
| ·接种 | 第1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9-24页 |
| ·固体培养 | 第19-22页 |
| ·交叉划线培养 | 第22页 |
| ·液体培养 | 第22-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3章 热带假丝酵母发酵玉米秸秆 | 第26-39页 |
| ·引言 | 第26-27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 ·材料 | 第27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 ·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含量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 ·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9-31页 |
| ·玉米秸秆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31-33页 |
| ·发酵 | 第33-35页 |
| ·菌种扩大 | 第33-34页 |
| ·玉米秸秆培养基的配制 | 第34页 |
| ·接种 | 第34-35页 |
| ·烘干 | 第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 ·热带假丝酵母发酵液态玉米秸秆培养基 | 第35-36页 |
| ·热带假丝酵母发酵半固态玉米秸秆培养基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4章 黑曲霉发酵玉米秸秆 | 第39-46页 |
|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 ·分析方法 | 第39页 |
| ·发酵 | 第39-41页 |
| ·菌种扩大 | 第39-40页 |
| ·玉米秸秆培养基的配制 | 第40页 |
| ·接种 | 第40-41页 |
| ·烘干 | 第41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41-44页 |
| ·黑曲霉发酵液态玉米秸秆培养基 | 第41-42页 |
| ·黑曲霉发酵半固态玉米秸秆培养基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5章 热带假丝酵母和黑曲霉混合发酵玉米秸秆 | 第46-52页 |
| ·试验材料 | 第46页 |
| ·分析方法 | 第46页 |
| ·发酵 | 第46-48页 |
| ·菌种扩大 | 第46-47页 |
| ·玉米秸秆培养基的配制 | 第47页 |
| ·接种 | 第47-48页 |
| ·烘干 | 第4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 ·混合菌种发酵液态玉米秸秆培养基 | 第48-49页 |
| ·混合菌种发酵半固态玉米秸秆培养基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52-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摘要 | 第62-65页 |
| Abstract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