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促寄主生长作用及发酵产物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0页
   ·蛇足石杉研究进展第14-25页
     ·蛇足石杉植物生物学特性第14-18页
     ·蛇足石杉分类学研究第18-21页
     ·蛇足石杉资源及群落学特性研究第21-23页
     ·蛇足石杉近缘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第23页
     ·石松类植物孢子繁殖研究第23-25页
   ·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第25-32页
     ·内生真菌的定义第25页
     ·内生真菌多样性第25-26页
     ·内生真菌的起源第26-27页
     ·内生真菌对宿主的益生作用第27-30页
     ·内生真菌产活性化合物研究进展第30-32页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意义及内容第32-35页
     ·论文研究背景第32-34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34-35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35-40页
第二章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形态学研究第40-58页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离方法第40-46页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40-41页
     ·试验方法第41-42页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2-46页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离和形态学初步研究第46-55页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46-47页
     ·试验方法第47-48页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8-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56-58页
第三章 内生真菌对蛇足石杉扦插生根的影响第58-80页
   ·蛇足石杉扦插条件的确定第58-67页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58页
     ·试验方法第58-60页
     ·试验结果第60-66页
     ·本节讨论第66-67页
   ·内生真菌对蛇足石杉扦插生根的影响第67-79页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67页
     ·试验方法第67-74页
     ·试验结果第74-78页
     ·本节讨论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79-80页
第四章 内生真菌对蛇足石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80-94页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80-81页
     ·试验材料第80页
     ·试验试剂第80页
     ·试验仪器第80-81页
   ·试验方法第81-87页
     ·扦插土壤处理第81页
     ·扦插试验处理第81页
     ·指标测定方法第81-87页
   ·试验结果第87-91页
     ·微生物对蛇足石杉根系活力的影响第87-88页
     ·微生物对蛇足石杉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88页
     ·微生物对蛇足石杉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88-89页
     ·微生物对蛇足石杉PPO,POD活性的影响第89-90页
     ·微生物对蛇足石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影响第90页
     ·微生物对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含量的影响第90-91页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91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91-94页
第五章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研究第94-108页
   ·内生真菌产IAA的研究第94-95页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94-95页
     ·试验方法第95页
     ·试验结果第95页
   ·内生真菌产胞外氧化酶的研究第95-97页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96页
     ·试验方法第96页
     ·试验结果第96-97页
   ·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菌株的筛选第97-106页
     ·材料与设备第98页
     ·试验方法第98-101页
     ·试验结果第101-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07-108页
第六章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108-118页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109页
     ·供试菌株第109页
     ·试剂第109页
     ·试验设备第109页
   ·试验方法第109-112页
     ·菌丝体基因组DNA的提取第109-110页
     ·琼脂糖电泳检测第110页
     ·PCR扩增ITS区段第110页
     ·确定最佳扩增体系第110-111页
     ·PCR反应及产物检测第111页
     ·扩增产物纯化第111-112页
     ·纯化产物测序第112页
   ·结果与分析第112-116页
     ·DNA的提取第112页
     ·确定最佳扩增体系第112-113页
     ·PCR产物测序结果第113页
     ·ITS区段序列Blastn比对结果第113-114页
     ·扩增序列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第114-116页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116-117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17-118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第118-122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第118-120页
   ·本论文的创新处第120-121页
   ·讨论与工作展望第121-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宫廷《易》蕴--周易视阈中的清朝宫廷装饰与陈设研究
下一篇:硅系延期药延期时间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