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天气学论文--大气环流在天气学上的分析论文

热带扰动引发华南前汛期暴雨的机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39页
 1 引言第11-12页
 2 华南前汛期暴雨预报主要科学问题之研究现状第12-24页
   ·大尺度背景场的研究第12-16页
   ·华南暴雨的天气尺度研究第16-19页
   ·华南暴雨中尺度研究第19-21页
   ·下垫面和地形对暴雨的作用第21-23页
   ·华南暴雨的云微物理过程研究第23-24页
 3 华南暴雨之综合物理概念模型第24-25页
 4 华南前汛期暴雨预报的科学难点问题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5-30页
   ·问题的提出第25-28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第28-29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9页
第二章 热带扰动引发华南暴雨的诊断分析第39-75页
 1 引言第39-40页
 2 暴雨个例和天气背景第40-44页
   ·降水实况和灾情简述第40-42页
   ·天气尺度系统第42-44页
 3 中尺度环境场第44-49页
   ·中尺度环境场特征第44-45页
   ·暴雨暖湿环境的形成第45-46页
   ·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第46-49页
 4 暴雨天气系统的结构特征第49-60页
   ·热带扰动的结构特征第49-55页
   ·中尺度涡旋的结构特征第55-60页
 5 暴雨的形成机制第60-71页
   ·大尺度强迫作用第60-62页
   ·地形的作用第62-65页
   ·风垂直切变的作用第65-67页
   ·非绝热加热的作用第67-71页
 6 结论和讨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第三章 热带扰动引发华南暴雨的位涡诊断第75-101页
 1 引言第75-76页
 2 位涡及位涡异常演变第76-82页
   ·暴雨前位涡与位涡异常第76-78页
   ·暴雨初始阶段位涡与位涡异常第78-79页
   ·暴雨盛期位涡与位涡异常第79-80页
   ·暴雨后期位涡与位涡异常第80-82页
 3 暴雨系统的扰动位涡反演第82-95页
   ·方法简介第82-83页
   ·位涡反演诊断第83-87页
   ·扰动位涡分离反演诊断第87-95页
 4 结论和讨论第95-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1页
第四章 热带扰动引发华南暴雨的数值模拟和分析第101-141页
 1 引言第101-102页
 2 模式简介第102-103页
 3 模拟验证第103-111页
   ·环流形势模拟第103-105页
   ·物理量的模拟第105-107页
   ·降水模拟第107-111页
 4 中尺度分析第111-116页
   ·引发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特征第111-114页
   ·中尺度涡旋的结构特征第114-116页
 5 扰动系统发生发展和北上的主要物理原因和动力机制第116-126页
   ·扰动系统发展的物理原因第117-124页
   ·扰动系统北上的动力机制第124-126页
 6 暴雨成因分析第126-134页
   ·位涡与暴雨的关系第126-127页
   ·暴雨区高水汽条件的形成和水汽辐合第127-129页
   ·天气系统的强迫作用第129-130页
   ·不稳定机制第130-132页
   ·地形作用第132-134页
 7 结论和讨论第134-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1页
第五章 边界层和非绝热物理过程对热带扰动引发华南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第141-173页
 1 引言第141-142页
 2 数值试验设计第142-144页
 3 结果分析第144-169页
   ·非绝热物理过程对暴雨的影响第144-145页
   ·降水凝结加热反馈的影响第145-155页
   ·边界层过程的作用第155-162页
   ·地面潜热和感热通量的影响第162-169页
 4 结论和讨论第169-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73页
第六章 初始位涡扰动对热带扰动引发华南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第173-193页
 1 引言第173-174页
 2 数值试验设计第174-176页
 3 结果分析第176-189页
   ·高层扰动位涡的作用第177-180页
   ·对流层中低层与非绝热加热有关的正扰动位涡的作用第180-182页
   ·对流层中低层与非绝热加热无关的其它扰动位涡的作用第182-185页
   ·对流低层(边界层)扰动位涡的作用第185-187页
   ·下边界位温扰动的作用第187-189页
 4 结论和讨论第189-191页
 参考文献第191-193页
第七章 天气尺度环境场对热带扰动引发华南暴雨影响的数值研究第193-219页
 1 引言第193-194页
 2 数值试验设计第194-196页
 3 结果分析第196-215页
   ·对流层中低层北支槽的作用第197-201页
   ·对流层中低层南支槽的作用第201-204页
   ·对流层中低层副热带高压的作用第204-208页
   ·对流层中高层北支槽的作用第208-211页
   ·对流层中低层天气尺度环境场的作用第211-215页
 4 结论和讨论第215-216页
 参考文献第216-219页
第八章 复杂地形和下垫面对热带扰动引发华南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第219-238页
 1 引言第219-221页
 2 试验设计第221-222页
 3 结果分析第222-233页
   ·云雾山的作用第222-224页
   ·莲花山和青云山的作用第224-227页
   ·珠江三角洲喇叭口地形的作用第227-229页
   ·海陆差异的作用第229-233页
 4 结论和讨论第233-235页
 参考文献第235-238页
第九章 结论和讨论第238-246页
 1 结论第238-244页
 2 创新点第244-245页
 3 讨论第245-246页
附录第246-248页
致谢第248页

论文共2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省保护区物种多样性的结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下一篇:水稻黄单胞菌感知的水稻信号分子的分离及hcm1转基因烟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