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赤霉素可溶粉的配方及其生产工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1页 |
·生物农药 | 第10-12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 | 第12-13页 |
·赤霉素 | 第13-19页 |
·赤霉素的发现及发展 | 第13页 |
·赤霉素的结构及活性 | 第13-14页 |
·赤霉素的理化性质 | 第14-15页 |
·赤霉素的剂型 | 第15-16页 |
·赤霉素的作用 | 第16-19页 |
·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赤霉素浓缩液脱色工艺研究 | 第21-29页 |
·引言 | 第21页 |
·实验部分 | 第21-24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1-22页 |
·测定方法 | 第22页 |
·实验内容 | 第22-2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脱色最佳工艺条件验证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赤霉素浓缩液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 | 第29-37页 |
·引言 | 第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4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9-30页 |
·测定方法 | 第30-34页 |
·实验内容 | 第34页 |
·实验结果 | 第34-36页 |
·总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4-35页 |
·还原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5页 |
·赤霉素浓缩液中各化学成分的含量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赤霉素可溶粉新工艺配方的研究 | 第37-59页 |
·引言 | 第37页 |
·实验部分 | 第37-43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7-38页 |
·测定方法 | 第38-40页 |
·实验内容 | 第40-4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58页 |
·干燥设备的筛选 | 第43-45页 |
·填料的筛选 | 第45-46页 |
·抗氧化剂的筛选 | 第46-49页 |
·分散剂的筛选 | 第49-51页 |
·润湿渗透剂的筛选 | 第51-52页 |
·保湿剂的筛选 | 第52-55页 |
·产品润湿性能的改良 | 第55-56页 |
·配方优化结果 | 第56-57页 |
·产品中赤霉素水溶性考察结果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大田试验初探 | 第59-63页 |
·引言 | 第59页 |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供试作物与药剂 | 第59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59-60页 |
·测定指标 | 第60页 |
·试验设计 | 第60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2页 |
·对常规早稻产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对株高及早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赤霉素可溶粉剂产品质量标准拟订 | 第63-67页 |
·引言 | 第63页 |
·赤霉素可溶性粉剂的项目指标 | 第63-64页 |
·外观 | 第63页 |
·项目指标 | 第63-64页 |
·指标测定方法 | 第64-67页 |
·赤霉素的生物效价 | 第64页 |
·水分 | 第64页 |
·pH值 | 第64页 |
·润湿时间 | 第64-65页 |
·溶解度和溶液稳定性 | 第65-66页 |
·热贮存稳定性 | 第66-6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