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独立董事法律制度以及在我国的现状 | 第13-25页 |
(一) 独立董事法律制度 | 第13-19页 |
1、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起源 | 第13-14页 |
2、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3、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初衷及功能 | 第16-18页 |
4、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价值判断 | 第18-19页 |
(二) 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特点分析 | 第19-25页 |
1、实践历程 | 第19-20页 |
2、立法建构 | 第20-22页 |
3、特点分析 | 第22-25页 |
二、我国实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第25-33页 |
(一) 必要性分析 | 第25-28页 |
1、不同观点 | 第25页 |
2、我国公司治理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8页 |
3、我国移植、实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意义 | 第28页 |
(二) 可行性分析 | 第28-33页 |
1、路径或模式的选择 | 第28-30页 |
2、我国移植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现实选择与可行性分析 | 第30-33页 |
三、我国实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45页 |
(一) 功能定位立法与实践的脱节 | 第33-36页 |
1、立法角度:对监督功能的倾向 | 第33-35页 |
2、实践角度:对决策功能的倾向 | 第35-36页 |
(二) 预期效用的不足 | 第36-39页 |
(三) 外部环境因素欠缺、制度层面的不协调以及“独立性”不足 | 第39-45页 |
1、外部环境因素欠缺 | 第39-40页 |
2、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不协调 | 第40-43页 |
3、独立董事“独立性”不足 | 第43-45页 |
四、完善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45-58页 |
(一) 引导与趋同──功能定位的统一,价值理念的趋同 | 第45-46页 |
(二) 协调与互动──制度协调、实现良性互动 | 第46-48页 |
1、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制度的协调 | 第46-48页 |
2、独立董事法律制度与其他相关规范的互动 | 第48页 |
(三) 建构与整合──具体建构、整合立法 | 第48-58页 |
1、独立董事具体制度建构 | 第49-56页 |
2、整合独立董事立法,实现其根本价值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