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卫星遥感热辐射的原理及卫星遥感系统 | 第18-29页 |
·地表热辐射的特性及基本原理 | 第18-22页 |
·地表热辐射的基本特性 | 第18-19页 |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 第19-22页 |
·地震红外异常识别的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大气对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影响 | 第22-23页 |
·地表环境对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影响 | 第23-24页 |
·气象变化对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影响 | 第24页 |
·地震红外异常机理 | 第24-26页 |
·NOAA/AVHRR极轨气象卫星 | 第26-27页 |
·野外地温观测仪器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热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及异常提取算法研究 | 第29-40页 |
·热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 | 第29-35页 |
·红外亮温计算的原理 | 第29-30页 |
·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方法 | 第30页 |
·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 第30-35页 |
·热红外亮温异常提取算法 | 第35-36页 |
·基于历年同期亮温偏移指数算法 | 第35页 |
·改进的RST方法 | 第35-36页 |
·卫星红外亮温地震信息处理软件 | 第36-40页 |
·软件的基本处理功能 | 第37-38页 |
·亮温统计分析功能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实验区红外亮温背景场的建立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第40-58页 |
·首都圈实验区红外亮温背景场 | 第40-47页 |
·首都圈实验区概况 | 第40-41页 |
·首都圈实验区亮温背景场的建立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第41-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祁连山实验区红外亮温背景场 | 第47-55页 |
·祁连山实验区概况 | 第47-48页 |
·祁连山实验区亮温背景场的建立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第48-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首都圈、祁连山红外亮温背景场对比分析 | 第55-58页 |
第五章 红外亮温异常提取 | 第58-71页 |
·汶川地震红外亮温异常提取 | 第58-61页 |
·汶川实验区亮温背景场建立 | 第58-59页 |
·基于亮温偏移指数提取亮温异常 | 第59-61页 |
·玉树地震红外亮温异常提取 | 第61-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红外亮温与野外地温相关性分析 | 第71-84页 |
·野外地温观测数据统计分析 | 第71-74页 |
·卫星观测亮温与野外地温观测数据综合对比 | 第74-78页 |
·卫星观测亮温与野外地温观测数据拟合分析 | 第78-82页 |
·小结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4-87页 |
主要结论 | 第84-85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85-86页 |
研究前景及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