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1、研究思路 | 第13页 |
2、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文章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1、创新点 | 第14页 |
2、研究的不足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旅游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 | 第15-25页 |
(一)旅游价值主体 | 第15-20页 |
1、旅游者 | 第15-18页 |
2、旅游企业 | 第18-19页 |
3、政府和国家 | 第19-20页 |
(二)旅游价值客体 | 第20-25页 |
1、山水等自然物的价值 | 第20-22页 |
2、历史文化景观的价值 | 第22-23页 |
3、宗教的价值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旅游主体间的价值关系 | 第25-32页 |
(一)旅游者对于旅游企业的价值期待 | 第25-27页 |
1、旅游者对生态环境的期待 | 第25页 |
2、旅游者对景区优质服务的期待 | 第25页 |
3、旅游者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期待 | 第25-26页 |
4、旅游者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期待 | 第26页 |
5、旅游者对“真、善、美”境界的期待 | 第26-27页 |
(二)旅游企业价值实现的途径 | 第27-30页 |
1、品牌意识价值 | 第27-28页 |
2、资源整合的价值 | 第28-29页 |
3、人性化服务的价值 | 第29页 |
4、管理意识的价值 | 第29-30页 |
5、现代技术的价值 | 第30页 |
(三)政府和国家对于旅游企业的制约作用 | 第30-32页 |
1、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的价值 | 第30-31页 |
2、政策法规的价值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旅游价值中的合意与正当关系 | 第32-37页 |
(一)企业合意与社会环境正当 | 第32-33页 |
1、短期利益的价值 | 第32页 |
2、过度商业化的价值 | 第32-33页 |
(二)当前合意与长远正当 | 第33-34页 |
1、环境污染损失价值 | 第33页 |
2、规模急速增长的价值 | 第33-34页 |
(三)旅游企业价值的增值 | 第34-37页 |
1、景观观赏价值的增值 | 第34-35页 |
2、科学价值的增值 | 第35页 |
3、文化价值的增值 | 第35-36页 |
4、游乐价值的增值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旅游业中的价值失偏防范与纠偏 | 第37-44页 |
(一)从人类中心主义旅游观向“以人为本”生态旅游观转变 | 第37-40页 |
1、人类中心主义旅游观的危害性 | 第37-38页 |
2、“以人为本”生态旅游观的合理性 | 第38页 |
3、实现由人类中心主义旅游观向“以人为本”的生态旅游观转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第38-40页 |
(二)从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片面价值取向向科学发展的全面价值取向转变 | 第40-44页 |
1、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危害性 | 第40-41页 |
2、坚持科学发展全面价值取向的合理性 | 第41-42页 |
3、实现从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片面价值取向向科学发展的全面价值取向转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硕士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