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13-20页
 第一节 现实背景第13-15页
  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第13-14页
  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障碍第14-15页
 第二节 法律制度背景第15-16页
  一、《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第15页
  二、能源基本法的制定第15-16页
 第三节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引入第16-20页
  一、现行政策及其弊端第16-18页
  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特征第18页
  三、引入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影响第18-20页
第二章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概述第20-26页
 第一节 可再生能源概况第20-21页
  一、可再生能源概念第20页
  二、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第20-21页
  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现状第21页
 第二节 配额制的概念及其辨析第21-26页
  一、配额制的概念第21-22页
  二、配额制概念辨析第22-26页
   (一) 配额制与总量目标制度第22-23页
   (二) 配额制与固定电价制第23-25页
   (三) 配额制与绿色电力制第25-26页
第三章 国外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立法现状分析第26-37页
 第一节 美国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第26-30页
  一、德克萨斯州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第27-28页
  二、加利福尼亚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第28-30页
 第二节 澳大利亚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色交易系统第30-31页
 第三节 日本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第31页
 第四节 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第31-34页
  一、英国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招标系统第31-33页
  二、荷兰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色证书系统第33页
  三、丹麦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第33-34页
 第五节 绿色证书系统产生的国际背景第34页
 第六节 各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34-37页
  一、界定种类和技术范围第35页
  二、具体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期限第35页
  三、制定相关法律第35-37页
第四章 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可行性第37-42页
 第一节 实施配额制的合理性第37-38页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要求第37-38页
  二、传统模式成本计算及修正的要求第38页
 第二节 国家政策条件第38-39页
 第三节 建立配额制的障碍第39-42页
  一、缺乏竞争机制第39-40页
  二、制定配额的不确定性第40页
  三、缺乏配套政策第40页
  四、地区间的利益分配存在障碍第40-42页
第五章 我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制度设计第42-50页
 第一节 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若干因素第42-45页
  一、发展目标的确定第42-44页
  二、适用范围及责任主体第44页
  三、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种类第44-45页
  四、监督、奖惩制度的设计第45页
 第二节 具体实施政策──绿色证书交易系统第45-50页
  一、绿色交易系统的概念及构成第46-47页
   (一) 绿色交易系统的概念第46页
   (二) 绿色交易系统的构成第46-47页
  二、绿色交易系统的运作及其设计方案第47-50页
   (一) 绿色交易系统的运作第47-48页
   (二) 绿色交易系统的运作设计方案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滇桂艾纳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下一篇:论人权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