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2页 |
| ·东海赤潮特点 | 第13-17页 |
| ·东海赤潮区基本环境特征 | 第17-18页 |
| ·主要赤潮生物 | 第18-19页 |
| ·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 | 第18-19页 |
| ·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 第19页 |
| ·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 | 第19-25页 |
| ·氮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20-21页 |
| ·磷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21-22页 |
| ·硅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22-23页 |
| ·营养盐结构对浮游植物影响 | 第23-24页 |
| ·富营养化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24-25页 |
| ·浮游植物的生长率 | 第25-27页 |
| ·研究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 ·藻种实验室培养实验 | 第27-28页 |
| ·群落培养实验 | 第28页 |
| ·围隔生态实验 | 第28-29页 |
| ·生态系统水平实验 | 第29页 |
| ·海洋围隔实验研究 | 第29-31页 |
| ·海洋围隔试验的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 ·海洋围隔实验的发展现状 | 第30-31页 |
|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31-32页 |
| 第二章 营养盐加富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32-49页 |
| ·材料方法 | 第32-37页 |
| ·时间和取水地点 | 第32-34页 |
| ·船基围隔实验装置 | 第34页 |
| ·围隔实验营养盐添加设计 | 第34-36页 |
| ·取样和分析方法 | 第36-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8页 |
| ·围隔实验过程中的温盐变化 | 第37页 |
| ·围隔中营养盐的变化情况 | 第37-41页 |
| ·营养盐加富对围隔中叶绿素a 含量的影响 | 第41-44页 |
| ·2002 年5 月围隔实验(ⅠM) | 第41-42页 |
| ·2003 年4 月围隔实验(ⅡM) | 第42-43页 |
| ·2003 年5 月中旬围隔实验(ⅢM) | 第43页 |
| ·2003 年5 月下旬围隔实验(ⅣM) | 第43-44页 |
| ·营养盐加富对总细胞数量的影响 | 第44-48页 |
| ·2002 年5 月围隔实验(ⅠM) | 第44-45页 |
| ·2003 年4 月围隔实验(ⅡM) | 第45-46页 |
| ·2003 年5 月中旬围隔实验(ⅢM) | 第46-47页 |
| ·2003 年5 月下旬围隔实验(ⅣM)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三章 主要赤潮生物对营养盐加富的响应 | 第49-68页 |
| ·材料方法 | 第49页 |
| ·数据处理 | 第49-50页 |
| ·生物量数据归一化 | 第49页 |
| ·生长率的计算 | 第49-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6页 |
| ·主要赤潮生物(围隔实验中优势种)的生长变化及种间竞争 | 第50-57页 |
| ·2002 年5 月围隔实验(ⅠM) | 第51-52页 |
| ·2003 年4 月围隔实验(ⅡM) | 第52-54页 |
| ·2003 年5 月中旬围隔实验(ⅢM) | 第54-56页 |
| ·2003 年5 月下旬围隔实验(ⅣM) | 第56-57页 |
| ·主要赤潮生物在最大生物量上对营养盐加富的响应 | 第57-62页 |
| ·中肋骨条藻对N、P 加富的响应 | 第58-61页 |
| ·具齿原甲藻对N、P 加富的响应 | 第61-62页 |
| ·主要赤潮生物在生长率对营养盐加富的响应 | 第62-66页 |
| ·中肋骨条藻对N、P 加富的响应 | 第63-64页 |
| ·具齿原甲藻对N、P 加富的响应 | 第64-66页 |
| ·小结 | 第66-68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