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化射流工艺处理含油废水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含油废水的特点及处理技术 | 第10-12页 |
·含油废水的来源 | 第10页 |
·含油废水的危害 | 第10-11页 |
·含油废水的特点 | 第11-12页 |
·含油废水处理技术 | 第12-16页 |
·物理化学法 | 第12-13页 |
·化学法 | 第13-14页 |
·生物处理法 | 第14-15页 |
·各种处理方法比较 | 第15-16页 |
·空化射流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其优越性 | 第16-19页 |
·空化射流工艺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空化水射流的应用 | 第17-19页 |
·空化射流工艺处理含油废水的优越性 | 第19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空化射流的工艺原理 | 第21-34页 |
·RAYLEIGH-PLESSET方程 | 第21-22页 |
·空化形成机理 | 第22-28页 |
·液体中的气核 | 第22-24页 |
·气核的生长 | 第24页 |
·气泡的溃灭 | 第24-28页 |
·空化初生 | 第28-29页 |
·初生空化数 | 第28-29页 |
·空化的分类 | 第29页 |
·空化初生的影响因素 | 第29-32页 |
·液体粘性和自由来流速度 | 第29-30页 |
·表面张力 | 第30页 |
·气核 | 第30页 |
·边壁表面条件 | 第30-31页 |
·压力梯度 | 第31-32页 |
·高分子聚合物 | 第32页 |
·热力学 | 第32页 |
·气核生长惯性项 | 第32页 |
·空化射流工艺降解有机物的机理 | 第32-34页 |
第三章 试验设备与方法 | 第34-38页 |
·自振空化射流原理和设计 | 第34-36页 |
·自振空化射流调制机理 | 第34-35页 |
·自振空化射流喷嘴设计 | 第35-36页 |
·试验药剂与仪器 | 第36页 |
·试验药剂 | 第36页 |
·试验仪器 | 第36页 |
·试验装置与设备 | 第36-37页 |
·试验装置操作 | 第37页 |
·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空化射流工艺处理乳化油废水的试验研究 | 第38-45页 |
·废水配置 | 第38页 |
·试验结论与分析 | 第38-43页 |
·油滴粒径大小与除油率的关系 | 第38-39页 |
·含油废水处理后的静置时间与除油率的关系 | 第39-40页 |
·空化程度与除油率的关系 | 第40-41页 |
·含油废水的浓度与除油率的关系 | 第41-42页 |
·废水循环次数与除油率的关系 | 第42-43页 |
·表面活性剂含量与除油率的关系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空化射流工艺处理油田采出水的试验研究 | 第45-57页 |
·试验水质 | 第45-46页 |
·油田采出水处理后的静置时间与各指标的关系 | 第46-49页 |
·静置时间对SS的影响 | 第46页 |
·静置时间对除油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静置时间对COD的影响 | 第47-48页 |
·静置时间对氯化物的影响 | 第48页 |
·静置时间对pH值的影响 | 第48-49页 |
·油田采出水处理时压力与各指标的关系 | 第49-51页 |
·压力对SS的影响 | 第49页 |
·压力对除油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压力对COD的影响 | 第50页 |
·压力对氯化物的影响 | 第50-51页 |
·压力对pH值的影响 | 第51页 |
·油田采出水处理次数与各指标的关系 | 第51-54页 |
·循环次数对SS的影响 | 第51-52页 |
·循环次数对除油率的影响 | 第52页 |
·循环次数对COD的影响 | 第52-53页 |
·循环次数对氯化物的影响 | 第53页 |
·循环次数对pH值的影响 | 第53-54页 |
·该工艺处理马岭油田采出水的经济分析 | 第54-55页 |
·经济分析理论基础 | 第54-55页 |
·空化射流处理含油废水投资估算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建议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