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当代成长小说中的父子关系模式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关于成长小说 | 第9-13页 |
一、概念溯源 | 第9-12页 |
二、成长小说在中国 | 第12-13页 |
第二章、当代成长小说中的父子关系模式 | 第13-31页 |
一、关于“父与子”母题 | 第13-15页 |
二、中国当代成长小说中的父子关系模式 | 第15-31页 |
1、代父模式:肉身之父消隐,精神之父强大 | 第15-20页 |
(1) 缺席的血缘/伦理之父 | 第15-16页 |
(2) 由决裂而新生 | 第16-20页 |
2、丧父模式:父亲从浮现到被弑 | 第20-30页 |
(1) 回归常态 | 第20页 |
(2) 疏离与审视 | 第20-22页 |
(3) 戏讽与解构 | 第22-26页 |
(4) 压抑与报复 | 第26-28页 |
(5) 丧失父亲 | 第28-30页 |
3、寻父模式:在寻父的路上寻找自己 | 第30-31页 |
第三章、困境与救赎 | 第31-39页 |
一、陷入困境 | 第31-34页 |
1、父辈:双重缺席 | 第32页 |
2、子辈:无根的成长 | 第32-34页 |
二、原因 | 第34-36页 |
1、“他律”的魅影 | 第34-35页 |
2、当下的困惑 | 第35-36页 |
三、走向彼岸 | 第36-39页 |
1、主体性之辨 | 第36-38页 |
2、主体性的建立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