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 ·微卫星DNA标记 | 第8-11页 |
| ·微卫星DNA的发现 | 第8页 |
| ·微卫星标记的分布及特点 | 第8-9页 |
| ·微卫星的应用 | 第9-11页 |
| ·种质鉴定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第9-10页 |
| ·辅助育种 | 第10页 |
|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 | 第10-11页 |
| ·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 | 第11-20页 |
| ·群体遗传结构的概念 | 第11页 |
| ·影响群体遗传结构的因素 | 第11-14页 |
| ·选择 | 第11-12页 |
| ·遗传漂变 | 第12页 |
| ·交配系统 | 第12-13页 |
| ·基因流 | 第13-14页 |
| ·群体遗传结构的度量方法 | 第14-17页 |
| ·单位点度量 | 第14-16页 |
| ·多位点度量 | 第16-17页 |
| ·种子园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种子园概况 | 第17-18页 |
| ·种子园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2 引言 | 第20-21页 |
| 3 材料和方法 | 第21-26页 |
| ·试验地及实验材料 | 第21-23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21-22页 |
| ·实验材料的采集及样本处理 | 第22-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26页 |
| ·DNA的提取 | 第23-24页 |
| ·引物的选择及筛选 | 第24-25页 |
| ·SSR—PCR扩增产物的电泳和银染 | 第25-26页 |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6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6-35页 |
| ·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26-30页 |
| ·引物与样本DNA浓度对SSR反应的影响 | 第27-28页 |
| ·Mg~(2-)与Taq DNA酶对SSR反应的影响 | 第28页 |
| ·dNTP浓度对SSR反应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引物的退火温度试验 | 第29-30页 |
| ·油松种子园所有建园无性系群体以及子代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 第30-35页 |
| ·建园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0-33页 |
| ·自由授粉子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3-35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5-41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讨论 | 第36-40页 |
| ·植物材料的选择 | 第36页 |
| ·SSR引物选择 | 第36-37页 |
| ·SSR-PCR扩增及电泳、银染与判读 | 第37页 |
| ·SSR分子标记分析群体遗传结构的局限性 | 第37-38页 |
| ·种子园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研究中应注意问题 | 第38-39页 |
| ·利用SSR标记对油松种子进行父本分析的可行性证据 | 第39-40页 |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 ABSTRACT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