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名词表 | 第1-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5-42页 |
·植物在非生物逆境下的应答反应 | 第15-17页 |
·不同逆境下植物的生理变化和抗逆性评价 | 第17-19页 |
·转录因子研究概况 | 第19-31页 |
·转录因子概念及结构特征 | 第19-21页 |
·转录因子的分类及功能 | 第21-23页 |
·与逆境相关的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23-31页 |
·AP2/EREBP | 第23-26页 |
·bZIP转录因子 | 第26-27页 |
·Zinc finger转录因子 | 第27-28页 |
·MYB/MYC转录因子 | 第28页 |
·NAC转录因子 | 第28-31页 |
·转录因子在逆境抗性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植物基因功能研究策略 | 第32-37页 |
·基因功能丧失方法(Loss of function) | 第33-35页 |
·反义抑制和共抑制 | 第33页 |
·插入突变 | 第33-34页 |
·RNA干扰(RNAi) | 第34-35页 |
·基因功能增加方法 | 第35-36页 |
·超量表达(Over-expression) | 第36页 |
·基因诱导表达(Inducible expression) | 第36页 |
·DNA Microarray | 第36-37页 |
·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 two-hybrid system) | 第37页 |
·选择标记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第37-41页 |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系统和抗性标记基因的使用 | 第37-38页 |
·现有抗性标记基因的不足 | 第38-39页 |
·无标记筛选转基因植株的技术 | 第39-40页 |
·安全标记基因的应用 | 第40-41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41-4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2-55页 |
·水稻材料 | 第42页 |
·用于遗传转化的水稻基因片段 | 第42页 |
·实验所用到的菌株、质粒、载体和感受态细胞 | 第42页 |
·DNA的抽提和Southern杂交 | 第42-44页 |
·RNA的抽提,反转录和Northern杂交 | 第44页 |
·水稻内源基因表达量分析的材料准备 | 第44页 |
·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和转化 | 第44-47页 |
·超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4-45页 |
·RNAi抑制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5-46页 |
·GFP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6-47页 |
·遗传转化 | 第47页 |
·目标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47-48页 |
·通过遗传转化分析目标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47页 |
·通过瞬时表达分析目标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47-48页 |
·酵母细胞中的生化实验 | 第48-49页 |
·转录因子在酵母中的反式激活实验 | 第48-49页 |
·酵母单杂交实验 | 第49页 |
·GFP的表达观察 | 第49页 |
·GUS组织化学分析和GUS活性测定 | 第49-50页 |
·成株期转基因植株在大田和PVC管的抗旱实验 | 第50-51页 |
·SNAC1超量表达转基因植株叶片电镜观察 | 第51-52页 |
·SNAC1超量表达转基因植株在干旱胁迫下的相对含水量 | 第52页 |
·SNAC1超量表达转基因植株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测量 | 第52页 |
·转基因植株的ABA敏感性实验 | 第52页 |
·转基因植株苗期抗逆性实验 | 第52-54页 |
·转基因植株苗期抗旱性分析 | 第52-53页 |
·转基因植株苗期耐盐性分析 | 第53-54页 |
·SNAC1转基因家系的耐盐性实验分析 | 第53-54页 |
·SNAC2转基因家系的耐盐性实验分析 | 第54页 |
·转基因植株苗期耐冷性实验 | 第54页 |
·转基因植株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54-5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5-125页 |
·目标基因的分离和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 第55-57页 |
·遗传转化和转基因植株的阳性检测 | 第57-58页 |
·转基因植株的拷贝数和表达量检测 | 第58-59页 |
·田间T_1代转基因植株抗旱筛选 | 第59-62页 |
·T_1代转基因植株苗期抗旱筛选 | 第59-61页 |
·T_1代转基因植株成株期抗旱筛选 | 第61-62页 |
·SNAC1基因的功能研究及抗逆性分析 | 第62-99页 |
·SNAC1基因的扩增和序列分析 | 第62-66页 |
·SNAC1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66-68页 |
·SNAC1在非生物逆境的表达量分析 | 第66页 |
·SNAC1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 | 第66-68页 |
·SNAC1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68-69页 |
·SNAC1在酵母细胞的生化功能 | 第69-72页 |
·SNAC1具有反式激活功能 | 第69-71页 |
·SNAC1能结合类似NACRS的序列 | 第71-72页 |
·SNAC1超量表达载体的遗传转化和表达量及拷贝数的检测 | 第72-73页 |
·SNAC1超量表达转基因植株成株期抗逆性分析 | 第73-80页 |
·SNAC1转基因植株正常条件下的农艺性状测量 | 第73-74页 |
·SNAC1转基因植株成株期的抗旱性鉴定 | 第74-75页 |
·SNAC1转基因植株的抗旱性共分离检测 | 第75-76页 |
·SNAC1转基因植株干旱胁迫下相对含水量的动态变化 | 第76-77页 |
·SNAC1转基因植株的气孔开闭观察 | 第77-79页 |
·SNAC1转基因植株正常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 | 第79-80页 |
·苗期SNAC1转基因植株抗逆性分析 | 第80-86页 |
·苗期SNAC1转基因植株抗旱性分析 | 第80-81页 |
·土培条件下SNAC1转基因植株苗期的耐盐性分析 | 第81-82页 |
·水培条件下SNAC1转基因植株苗期的耐盐性分析 | 第82-85页 |
·SNAC1转基因家系愈伤的耐盐性分析 | 第85-86页 |
·SNAC1超量表达转基因植株的ABA敏感性分析 | 第86-87页 |
·SNAC1抑制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抗旱性分析 | 第87-88页 |
·SNAC1超量表达转基因植株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88-97页 |
·SNAC1转基因水稻和NACs转基因拟南芥的表达谱比较 | 第97-99页 |
·SNAC2基因的功能研究与抗逆性分析 | 第99-113页 |
·SNAC2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99-100页 |
·SNAC2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100-103页 |
·SNAC2在非生物逆境的表达量分析 | 第100页 |
·SNAC2在苗期水稻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 | 第100-102页 |
·SNAC2的启动子活性分析 | 第102-103页 |
·SNAC2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103-104页 |
·SNAC2蛋白在酵母细胞的生化功能 | 第104-106页 |
·SNAC2具有反式激活功能 | 第104页 |
·SNAC2能识别类似的NACRS的序列 | 第104-106页 |
·SNAC2超量表达和诱导表达载体的遗传转化和表达量分析 | 第106-108页 |
·SNAC2转基因植株苗期抗逆性分析 | 第108-112页 |
·SNAC2转基因植株苗期抗旱性分析 | 第108页 |
·SNAC2转基因家系高盐环境中的发芽率 | 第108-109页 |
·SNAC2转基因植株苗期耐盐性分析 | 第109-110页 |
·SNAC2转基因植株苗期耐冷性分析 | 第110-112页 |
·SNAC2转基因植株的ABA敏感性分析 | 第112-113页 |
·T052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113-118页 |
·T052基因的扩增和序列分析 | 第113页 |
·T052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113-115页 |
·T052在非生物逆境的表达量分析 | 第113-114页 |
·T052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 | 第114-115页 |
·T052启动子序列在籼粳稻之间存在差异 | 第115-116页 |
·MYB蛋白T052定位在细胞核 | 第116页 |
·MYB蛋白具有反式激活功能 | 第116-117页 |
·SNAC1能识别MYB基因T052启动子区 | 第117-118页 |
·水稻抗逆基因应用性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 第118-125页 |
·pSMDP01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 第118-121页 |
·pSMDP02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 第121-124页 |
·转化载体筛选条件的摸索 | 第124-125页 |
4 讨论 | 第125-136页 |
·SNAC1基因功能的探讨 | 第125-130页 |
·SNAC1具有转录因子的特性 | 第125页 |
·SNAC1在抗旱遗传改良中的有效性 | 第125-126页 |
·SNAC1提高植株抗旱性的几种抗旱途径 | 第126-129页 |
·SNAC1介导的耐盐性增强可能是一种新的耐盐机制 | 第129-130页 |
·在水稻和拟南芥中不同的NAC介导不同的抗逆途径 | 第130页 |
·SNAC2基因功能的探讨 | 第130-132页 |
·T052基因功能的探讨 | 第132-133页 |
·遗传转化载体pSMDP01和pSMDP02的应用前景 | 第133-134页 |
·关于后续工作的设想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52页 |
致谢 | 第152-153页 |
附录 A | 第153-160页 |
附录 B | 第160-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