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1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危害 | 第12-17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 | 第12-13页 |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 第13-14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 第14-15页 |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质量的危害 | 第15-17页 |
·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及化学行为 | 第17-26页 |
·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 | 第17-19页 |
·土壤中重金属的主要化学反应 | 第19-22页 |
·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 | 第22-26页 |
·污染土壤修复的主要技术 | 第26-31页 |
·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 | 第27-28页 |
·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 | 第28-29页 |
·微生物修复 | 第29页 |
·植物修复 | 第29-31页 |
第2章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 | 第31-41页 |
·化学萃取技术 | 第31-36页 |
·方法和原理 | 第31-32页 |
·研究进展 | 第32-35页 |
·影响化学萃取修复的主要因素 | 第35-36页 |
·化学改良技术 | 第36-41页 |
·方法和原理 | 第36-37页 |
·研究进展 | 第37-41页 |
第3章 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形态分析 | 第41-52页 |
·采样方案的拟定 | 第41-42页 |
·采样密度的确定 | 第41-42页 |
·采样点的布置 | 第42页 |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第42-44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43页 |
·土壤样品的处理和保存 | 第43-44页 |
·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分析 | 第44-51页 |
·土壤pH 值(H_2O)的测定 | 第44页 |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 第44-45页 |
·土壤中Pb 和Cd 含量的全量分析法 | 第45-47页 |
·土壤中Cu 和Zn 含量的全量分析法 | 第47-49页 |
·土壤中Fe、Mn 含量的全量分析法 | 第49-51页 |
·土壤中重金属化学形态测定 | 第51-52页 |
第4章 重金属污染土壤化学萃取修复的动力学特征研究 | 第52-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土样的采集与制备 | 第52页 |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第52页 |
·化学萃取实验步骤 | 第52-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土壤的理化性质 | 第53-54页 |
·EDTA 浓度对化学萃取的影响 | 第54-55页 |
·pH 对化学萃取的影响 | 第55-56页 |
·固液比(m/v)对化学萃取的影响 | 第56-57页 |
·萃取时间对化学萃取的影响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第5章 土壤重金属在化学萃取前后的形态变化特征 | 第60-67页 |
·实验目的 | 第6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0-63页 |
·仪器和药品 | 第60-62页 |
·实验步骤 | 第62-63页 |
·研究方法 | 第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6页 |
·土壤的理化性质 | 第63页 |
·不同萃取剂的萃取效率 | 第63-64页 |
·重金属在化学萃取前后的形态变化特征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第6章 重金属污染土壤化学修复土壤柱实验研究 | 第67-76页 |
·实验目的 | 第6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7-70页 |
·仪器和药品 | 第67-68页 |
·实验步骤 | 第68-70页 |
·研究方法 | 第7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0-75页 |
·土壤的理化性质 | 第70-71页 |
·土壤柱萃取效率 | 第71-72页 |
·萃取前后重金属的形态变化特征 | 第72-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第7章 化学修复技术展望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附录:作者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