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世界论文

中美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对比研究及其启示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3页
 1 “通识教育”的内涵第9-10页
 2 研究背景第10-12页
 3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二章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概述第13-24页
 1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历史第13-14页
   ·通识教育的初始形态第13页
   ·通识教育的蓬勃发展第13-14页
 2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第14-17页
 3 美国哈佛大学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个案分析第17-24页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第17-20页
     ·自由主义思想第17-18页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第18-19页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第19页
     ·人本主义思想第19-20页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内容与实施第20-24页
     ·核心课程的内容第20-22页
     ·核心课程的实施第22-24页
第三章 中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概述第24-32页
 1 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历史第24-25页
 2 中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第25-27页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必修课所占比例偏大第25-26页
   ·通识教育课程缺乏应有的重视第26页
   ·公共选修课程数量不足、学科分布不合理第26-27页
   ·课程体系零散,教学内容有待提升,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第27页
 3 中国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个案分析第27-32页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第28-29页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与实施第29-32页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第29页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第29-32页
第四章 当代美国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及中美通识教育课程的差异第32-43页
 1 当代美国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第32-38页
   ·制定严密的课程体系,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第32-33页
   ·加强多学科知识的整合第33-34页
   ·注重学生通识能力的培养第34-38页
     ·注重基础技能的培养第34-35页
     ·注重知识整合能力的培养第35-36页
     ·注重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第36-37页
       ·对异域文化的理解第36页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通感第36-37页
     ·强调道德反思能力的提高第37-38页
     ·注重学习自主能力的培养第38页
 2 中美通识教育课程的差异第38-43页
   ·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第39-40页
   ·通识教育课程的组织第40-41页
   ·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与实施第41-43页
第五章 启示:“领域综合”—中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设想第43-59页
 1 “领域综合”概念的基本内涵第43-47页
 2 “领域综合”课程设计的必要性第47-49页
   ·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第47-48页
   ·大学生知识结构平衡的需求第48页
   ·大学生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需求第48-49页
 3 “领域综合”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第49-52页
   ·我国通才教育思想第49-51页
   ·全面发展的教育哲学观第51-52页
 4 领域综合课程的指导思想第52页
 5 “领域综合”课程设计的原则第52-53页
   ·人的完整性第52页
   ·课程的整合性第52-53页
   ·文化知识的整合性第53页
 6 “领域综合”课程设计的方法第53-54页
 7 “领域综合”的课程目标第54-55页
 8 “领域综合”课程内容第55-56页
 9 实施“领域综合”通识课程的问题、困难对及其对策第56-59页
   ·实施“领域综合”通识课程的问题、困难第56-57页
   ·实施“领域综合”通识课程的对策第57-59页
     ·设置推行通识教育的机构,注入人力、物力、财力,使之高速运转第57-58页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第58页
     ·加强隐性课程方面的建设第58页
     ·眼光放远,不求速效第58-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介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冈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下一篇:WIKI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