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缘起 | 第7-8页 |
·本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9页 |
·对和谐社会和高等教育关系的初步认识 | 第9-13页 |
2 高等教育功能的理论探讨 | 第13-19页 |
·高等教育的功能是培养高层次人才 | 第13-16页 |
·高等学校职能是实现高等教育功能的手段 | 第16-19页 |
·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 | 第16-17页 |
·高等教育的功能与高等学校的职能关系的新理解 | 第17-19页 |
3 高等教育功能实现的历史演变 | 第19-32页 |
·三大职能的历史划分 | 第19页 |
·大学教学(传播知识)职能的历史回顾 | 第19-22页 |
·大学的涵义及其产生背景 | 第19-22页 |
·大学科研职能的历史回顾 | 第22-24页 |
·科研进入大学的背景 | 第22页 |
·传统大学科研职能的实质 | 第22-24页 |
·大学服务职能的历史回顾 | 第24-25页 |
·大学服务职能产生的背景 | 第24-25页 |
·大学怎样为社会服务 | 第25页 |
·大学职能的发展始终体现培养人这一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 | 第25-26页 |
·高等学校职能在当代的完善 | 第26-32页 |
·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 | 第27-28页 |
·三项职能的新拓展 | 第28-32页 |
4. 和谐社会的标志与高等教育的内在关系 | 第32-47页 |
·教育、社会、人之关系 | 第32-35页 |
·社会与人之相互关系 | 第32页 |
·社会本位观和个体本位观的内涵 | 第32-33页 |
·“谁是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下的教育目的诠释 | 第33-35页 |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 第35-36页 |
·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35页 |
·社会发展依赖于教育的发展 | 第35-36页 |
·教育应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 第36页 |
·和谐的社会与和谐的人 | 第36-40页 |
·和谐社会的内涵 | 第36-37页 |
·和谐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 第37-38页 |
·和谐的人的理想状态 | 第38-40页 |
·高等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 第40-47页 |
·和谐社会的开放性与平等性 | 第41-42页 |
·“和”的理念在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第42-44页 |
·规章的自觉 | 第44-47页 |
5 高等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 第47-55页 |
·建立符合和谐社会构建的人才培养途径 | 第47-49页 |
·建立符合和谐社会构建的多元知识体系 | 第49-52页 |
·教学体现了传播知识、培养人才 | 第49-50页 |
·科研追求的是培养创造知识的人 | 第50页 |
·应用知识的价值在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 | 第50-51页 |
·三项职能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培养 | 第51-52页 |
·建立符合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学文化氛围 | 第52-55页 |
结束语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