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说明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27页 |
·染料的分类与生色机理 | 第10-12页 |
·染料的分类 | 第10-12页 |
·染料的生色机理 | 第12页 |
·偶氮染料 | 第12-13页 |
·染料废水水质特点及危害 | 第13-14页 |
·染料工业废水特点 | 第13页 |
·印染废水特点 | 第13-14页 |
·含染料废水的危害 | 第14页 |
·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 第14-19页 |
·物理法 | 第14-15页 |
·化学法 | 第15-18页 |
·生物法 | 第18-19页 |
·偶氮染料生物处理方法 | 第19-25页 |
·偶氮染料生物脱色机理 | 第19页 |
·偶氮染料生物脱色体系 | 第19-22页 |
·偶氮染料生物脱色的应用 | 第22-25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7-37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7-31页 |
·实验菌种 | 第27-29页 |
·实验用偶氮染料及偶氮染料废水组成 | 第29-30页 |
·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7页 |
·菌体培养方法 | 第31页 |
·实验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31-37页 |
3 基因工程菌脱色条件考察与优化 | 第37-43页 |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E.coli JM109(pGEX-AZR)脱色能力的确定 | 第37-38页 |
·E.coli JM109(pGEX-AZR)对酸性红 B脱色条件优化 | 第38-42页 |
·进水染料浓度对脱色的影响 | 第38-39页 |
·初始生物量对脱色的影响 | 第39-40页 |
·初始pH对脱色的情况 | 第40-41页 |
·温度对脱色的影响 | 第41页 |
·葡萄糖浓度对脱色的影响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基因工程菌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中对酸性红B的脱色研究 | 第43-52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实验装置 | 第43页 |
·实验操作条件 | 第43-44页 |
·脱色工艺考察与优化 | 第44-51页 |
·对酸性红 B的脱色情况 | 第44页 |
·对 COD_(Cr)的去除情况 | 第44-45页 |
·反应器中生物量变化 | 第45-46页 |
·反应器中葡萄糖变化 | 第46-47页 |
·反应器中EPS变化 | 第47-48页 |
·反应器中pH变化 | 第48-49页 |
·反应器中压差变化及膜污染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基因工程菌在间歇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中对直接耐晒蓝脱色研究 | 第52-61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2页 |
·实验装置 | 第52页 |
·实验操作条件 | 第52页 |
·脱色条件优化 | 第52-55页 |
·进水染料浓度对脱色的影响 | 第52-53页 |
·初始生物量对脱色的影响 | 第53-54页 |
·初始pH对脱色的影响 | 第54页 |
·葡萄糖浓度对脱色的影响 | 第54-55页 |
·脱色工艺考察与优化 | 第55-60页 |
·对直接耐晒蓝脱色情况 | 第55-56页 |
·对 COD_(Cr)去除情况 | 第56页 |
·SMBR中生物量及其比酶活变化 | 第56-57页 |
·SMBR中胞外聚合物变化 | 第57-59页 |
·SMBR中压差变化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