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无刷直流电机的现状 | 第9-10页 |
·电动自行车介绍和发展状况 | 第10-13页 |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概述 | 第13-14页 |
·本设计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2 无刷电机控制系统分析 | 第16-27页 |
·电机的基本原理 | 第16-20页 |
·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 第16-17页 |
·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星形连接全桥驱动原理 | 第18-20页 |
·电机的特性分析 | 第20-24页 |
·电机的运行特性分析 | 第20-22页 |
·机械特性和调速特性分析 | 第22-23页 |
·其他特性分析 | 第23-24页 |
·直流电动机的PWM调速原理 | 第24-25页 |
·霍尔传感器 | 第25-27页 |
·开关型霍尔集成传感器 | 第26页 |
·霍尔器件在无刷直流电机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3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硬件设计 | 第27-41页 |
·单片机选择 | 第27-30页 |
·单片机选择依据 | 第27页 |
·PIC单片机特点 | 第27-29页 |
·PIC16F72单片机的功能特性 | 第29页 |
·PWM信号在PIC单片机中的处理 | 第29-30页 |
·硬件组成 | 第30-31页 |
·微控制器电路 | 第31-35页 |
·三相全桥逆变电路和驱动电路 | 第35-39页 |
·顶端、底端驱动电路 | 第35-37页 |
·电源电路 | 第37-38页 |
·振荡倍压电路 | 第38页 |
·硬件保护电路 | 第38-39页 |
·其他 | 第39-41页 |
·蓄电池检测方案 | 第39-40页 |
·助力信号检测方案 | 第40页 |
·电动自行车面板显示电路 | 第40-41页 |
4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1-61页 |
·概述 | 第41-42页 |
·主程序 | 第42-44页 |
·中断 | 第44-45页 |
·单片机中断资源 | 第44页 |
·定时器资源分配 | 第44-45页 |
·MOD键(INT中断)处理模块 | 第45页 |
·AD转换 | 第45-47页 |
·PWM(脉冲宽度调制) | 第47-48页 |
·位置信号和驱动信号的对应关系 | 第48-49页 |
·欠压保护、过流保护和堵转保护 | 第49-50页 |
·欠压和过流保护功能 | 第49页 |
·堵转保护功能 | 第49-50页 |
·面板显示模块 | 第50页 |
·数字PI速度调节 | 第50-54页 |
·概述 | 第50-51页 |
·PID基本原理 | 第51-52页 |
·位置型PID算法程序的设计 | 第52-53页 |
·数字PI速度调节器设计 | 第53-54页 |
·接线模式自识别方案 | 第54-58页 |
·接线模式自识别功能的作用 | 第54-55页 |
·接线模式自识别解决方案 | 第55-58页 |
·编程注意的问题 | 第58-61页 |
·数据存储体的选择 | 第58页 |
·程序存储体的选择 | 第58-61页 |
5 系统调试与运行分析 | 第61-69页 |
·系统软、硬件部分调试 | 第61-63页 |
·系统硬件调试 | 第61-62页 |
·系统软件调试 | 第62-63页 |
·控制器的可靠性 | 第63-65页 |
·影响控制器可靠性的因素 | 第63-64页 |
·提高控制器可靠性的方案 | 第64-65页 |
·单片机系统可靠性设计 | 第65-66页 |
·接地技术 | 第65页 |
·PCB布线 | 第65-66页 |
·抗电磁干扰技术 | 第66页 |
·实验结果分析与建议 | 第66-69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实验结论与建议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A 控制器电路图 | 第72-74页 |
附录B 控制器电路板PCB图 | 第74-75页 |
附录C 控制器实物图 | 第75-76页 |
附录D 电动自行车和指示面板实物图 | 第76-77页 |
附录E 控制器使用说明 | 第77-78页 |
附录F 部分程序代码 | 第78-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