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目录 | 第1-6页 |
图索引 | 第6页 |
表索引 | 第6-7页 |
摘要 | 第7-13页 |
Abstract | 第13-18页 |
1. 导言 | 第18-29页 |
·产业区域转移的概念 | 第18-20页 |
·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20-25页 |
·本文研究的背景 | 第20-23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23-2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5-28页 |
·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预期价值 | 第28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2. 产业转移的理论来源 | 第29-51页 |
·国外对产业转移的研究 | 第29-35页 |
·古典区位理论与新经济地理理论 | 第29-31页 |
·雁行模式理论及其相关研究 | 第31-32页 |
·国际投资理论关于区位选择的部分 | 第32-35页 |
·中国大陆对产业转移的研究 | 第35-42页 |
·对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 | 第36-38页 |
·产业转移中的技术转移 | 第38-39页 |
·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的研究 | 第39-41页 |
·对国内产业转移的研究 | 第41-42页 |
·中国台湾地区博硕士论文中与产业转移相关的研究 | 第42-47页 |
·台湾企业转移动机与区位选择的相关研究 | 第42-44页 |
·台湾制造业企业进入大陆市场模式的研究 | 第44-46页 |
·台湾近年有关产业转移研究的整体描述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3.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 第51-77页 |
·产业转移的动因 | 第51-56页 |
·转出区的动因分析 | 第51-52页 |
·产业承接地区的特征 | 第52-56页 |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 第56-61页 |
·产业转移的宏观机理 | 第56-60页 |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 第60-61页 |
·产业转移中要素流动的一般规律 | 第61-69页 |
·要素流动对区际经济影响的一般分析 | 第62-63页 |
·区际劳动力流动 | 第63-64页 |
·区际资本流动 | 第64-65页 |
·区际技术与创新传播 | 第65-68页 |
·高光学纯度L-乳酸案例分析 | 第68-69页 |
·产业转移与产业创新 | 第69-75页 |
·三峡机组国产化案例分析 | 第70-72页 |
·产业创新策略 | 第72-75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4. 产业转移的宏观效应与政府作用 | 第77-108页 |
·产业转移的新古典模型 | 第77-82页 |
·数学模型 | 第77-80页 |
·模型的经济解释 | 第80-82页 |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 | 第82-91页 |
·产业转移可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 第83-85页 |
·产业转移的条件分析 | 第85-87页 |
·产业集群的优势与不足 | 第87-91页 |
·产业转移中的政府行为 | 第91-101页 |
·政府“招商引资”的作用及问题 | 第91-95页 |
·政府作用的理论分析 | 第95-98页 |
·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机制 | 第98-101页 |
·产业转移中的政府政策取向 | 第101-106页 |
·承接地的政府政策取向 | 第101-104页 |
·移出地的政府政策取向 | 第104-106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06-108页 |
5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 第108-143页 |
·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与特征 | 第108-117页 |
·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 | 第109-113页 |
·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 | 第113-115页 |
·中国轿车产业的案例分析 | 第115-117页 |
·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以日本对中国的FDI为例 | 第117-123页 |
·“雁行模式”的基本内容 | 第117-119页 |
·“雁行模式”遇到的挑战 | 第119-120页 |
·日本对中国产业转移的现状与特点 | 第120-123页 |
·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趋势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 第123-141页 |
·机遇:全球制造业转移的趋势 | 第123-128页 |
·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地位与发展的趋势 | 第128-134页 |
·从“微笑曲线”看中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134-136页 |
·加快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136-141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41-143页 |
6 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 | 第143-179页 |
·江西产业结构分析 | 第144-152页 |
·江西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4-148页 |
·发展战略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初步调整 | 第148-149页 |
·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思路 | 第149-152页 |
·江西产业集群分析 | 第152-159页 |
·江西产业集群的类型分析 | 第152-154页 |
·江西产业集群的布局分析 | 第154-156页 |
·产业集群的成因溯源及其对江西的启示 | 第156-159页 |
·对招商引资及引进企业的分析 | 第159-170页 |
·江西招商引资情况分析 | 第159-161页 |
·转移企业的访谈及统计分析 | 第161-166页 |
·星火有机硅工业园案例分析 | 第166-170页 |
·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分析 | 第170-177页 |
·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 第170-172页 |
·承接产业转移的不利条件 | 第172-173页 |
·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 第173-177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77-179页 |
7 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 | 第179-190页 |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和困境 | 第180-184页 |
·宏观背景 | 第180-182页 |
·困境 | 第182-184页 |
·产业转移与区际协调发展的思考 | 第184-190页 |
·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 第184-185页 |
·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内在结合的基础要件 | 第185-186页 |
·以产业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思考 | 第186-190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90-195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190-193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93页 |
·论文的不足 | 第193-195页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95-198页 |
1、论文部分 | 第195-196页 |
2、课题部分 | 第196-198页 |
后记 | 第198-1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