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造血器及淋巴系肿瘤论文--网状内皮系统肿瘤论文

冬凌草甲素诱导U937细胞凋亡及增强吞噬凋亡小体的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英文摘要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7页
 第一节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第二节 细胞凋亡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第16-26页
  一、细胞凋亡的特征第16-18页
  二、细胞凋亡的一些调控因素第18-22页
   1.Caspase蛋白酶与细胞凋亡第18-20页
   2.Bcl-2家族成员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第20页
   3.MAPK家族与凋亡第20-22页
  三、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第22-26页
   1.死亡受体途径第22-24页
   2.线粒体途径第24-26页
 第三节 细胞凋亡的识别及吞噬机制研究进展第26-39页
  一、吞噬细胞识别清除凋亡细胞的一般特征第26-28页
  二、吞噬凋亡细胞的调控因素第28-29页
  三、吞噬凋亡细胞的信号转导途径第29-39页
   1.蛋白酪氨酸激酶途径第30-31页
   2.磷酸肌醇-3激酶(PI-3K)途径第31-33页
   3.小G蛋白途径第33-36页
   4.转录因子NF-κB第36-39页
   5.MAPK家族与吞噬的调节第39页
 第四节 冬凌草甲素药理学研究概述第39-42页
  1.抗菌作用第40页
  2.抗肿瘤作用第40-41页
  3.抗突变作用第41页
  4.抗氧化作用第41页
  5.镇痛作用第41页
  6.其他作用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7页
第二章 冬凌草甲素诱导人组织淋巴瘤U937细胞死亡机制研究第47-80页
 一、实验部分第47-55页
  1.实验材料第47-48页
  2.实验方法第48-55页
 二、实验结果第55-72页
  1.冬凌草甲素诱导U937细胞死亡呈明显剂量与时间依赖关系第55-56页
  2.冬凌草甲素诱导U937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第56-57页
  3.DNA电泳观察第57-58页
  4.冬凌草甲素和激动型Fas抗体CH11对U937生长抑制作用比较第58-59页
  5.Caspase 1、8、10抑制剂对冬凌草甲素诱导U937凋亡的影响第59-62页
  6.冬凌草甲素对死亡受体复合物表达的影响第62-63页
  7.MAPK家族、PTK和PKC对冬凌草甲素诱导U937细胞死亡的影响第63-67页
  8.ERK抑制剂PD98059对冬凌草甲素诱导的FADD表达上调和caspase 8前体降解的影响第67-68页
  9.Caspase 3的活化及其底物ICAD、PARP的切断第68-69页
  10.冬凌草甲素调节Bcl-2、Bcl-X_L和Bax表达及cytochrome c释放第69-70页
  11.PD98059对冬凌草甲素诱导的Bcl-2家族蛋白表达的影响及cytochrome c释放的影响第70-72页
 三、讨论第72-75页
 四、小结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第三章 冬凌草甲素增强对凋亡小体吞噬作用的机制研究第80-121页
 一、实验部分第80-84页
  1.实验材料第80-81页
  2.实验方法第81-84页
 二、实验结果第84-117页
  1.U937细胞经PMA处理分化为吞噬细胞第84-86页
  2.UV照射(52.1J/m~2)诱导凋亡小体的形成第86-88页
  3.冬凌草甲素增强U937分化的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第88-90页
  4.吞噬的形态学观察第90-91页
  5.内毒素抑制剂polymyxin B(PB)未影响冬凌草甲素诱导的吞噬刺激第91-92页
  6.冬凌草甲素对U937分化的吞噬细胞吞噬红色荧光颗粒的作用第92-94页
  7.加入抗体对冬凌草甲素诱导吞噬作用增强的影响第94-95页
  8.冬凌草甲素对人外周血来源的巨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能力增强作用第95-97页
  9.PTK抑制剂genistein对冬凌草甲素诱导的吞噬增强效果的影响第97-98页
  10.PI3K,PKC和PLCγ抑制剂对冬凌草甲素诱导的吞噬刺激的影响第98-99页
  11.在冬凌草甲素诱导的吞噬刺激的过程中PKC活力增加第99-100页
  12.PLCγ2表达增加和PKB/Akt磷酸化的上调第100-103页
  13.MAPK在冬凌草甲素诱导的吞噬刺激中的作用第103-106页
  14.TNFα和IL-1β抗体对PKC活化和ERK磷酸化的影响第106-109页
  15.Ras抑制剂manumycin A阻断了冬凌草甲素诱导的吞噬刺激第109-110页
  16.Rafl kinase抑制剂对吞噬刺激的影响第110-111页
  17.Ras/Rafl依赖性的ERK活化第111-113页
  18.NF-κB活化第113-115页
  19.NF-κB依赖的IL-1β前体产生第115-117页
 三、讨论第117-119页
 四、小结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4页
缩略语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附录第126-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p73基因编码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一篇:BOT项目中非系统风险对特许权期的影响分析--以公路项目中的市场风险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