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草原与牧民的人权 | 第9-20页 |
一、草原及其价值 | 第9-11页 |
(一) 草原的涵义 | 第9页 |
(二) 草原的价值 | 第9-11页 |
二、草原利用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11-16页 |
(一) 古代蒙古族的草原利用制度 | 第11-14页 |
(二) 近现代草原利用制度 | 第14-16页 |
三、草原与牧民的生存发展 | 第16-17页 |
(一) 草原是牧民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 第16-17页 |
(二) 牧民的生产活动决定着草原的生态环境 | 第17页 |
四、现代人权观念下的草原权利体系 | 第17-20页 |
(一) 现代人权观念概述 | 第17-19页 |
(二) 草原权利体系——人权体系和财产权体系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草原财产权 | 第20-36页 |
一、草原财产权的现状及影响 | 第20-23页 |
(一) 草原所有权 | 第21-22页 |
(二) 草原使用权 | 第22页 |
(三) 草原承包经营权 | 第22-23页 |
二、草原财产权与牧民的生存发展权 | 第23-24页 |
(一) 财产权是牧民生存发展权的基础 | 第23-24页 |
(二) 牧民的生存发展权要求制定合理的财产权制度 | 第24页 |
三、重构草原财产权的设想 | 第24-30页 |
(一) 理论基础——用益物权 | 第25-26页 |
(二) 历史经验——重在建设用益物权性质草原使用权,兼顾草原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 第26页 |
(三) 现行法律缺陷——生态观念与用益物权制度的缺失 | 第26-27页 |
(四) 承包经营权——不适于草原特殊的生态环境 | 第27-28页 |
(五) 草原财产权的重构设想 | 第28-30页 |
四、草原财产权利的保障 | 第30-36页 |
(一) 所有权的行使 | 第31页 |
(二) 草原使用权的流转 | 第31-33页 |
(三) 与其他权利的协调 | 第33-34页 |
(四) 征收与征用 | 第34-35页 |
(五) 草原财产权利的民事救济 | 第35-36页 |
第三部分 草原环境权 | 第36-46页 |
一、现状及影响 | 第36-41页 |
(一) 草原环境权概述 | 第36-37页 |
(二) 侵害草原环境权的类型与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三) 对草原环境权法律保护的现状 | 第40-41页 |
二、草原环境权与牧民的生存发展权 | 第41-43页 |
三、草原环境权的保障 | 第43-46页 |
(一) 立法完善 | 第43-44页 |
(二) 草原财产权利人的环境保护义务 | 第44-45页 |
(三) 公权主体义务 | 第45-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