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页 |
1 确立动物卫生保护水平的意义 | 第8-12页 |
·动物卫生工作必须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需要 | 第8-11页 |
·规范公布动物卫生状况 | 第8-9页 |
·规范国内动物产品市场准入 | 第9页 |
·促进动物产品国际贸易 | 第9-10页 |
·统一采取动物卫生措施 | 第10页 |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 第10-11页 |
·动物福利 | 第11页 |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的迫切需要 | 第11-12页 |
·我国的疫病防控状况 | 第11页 |
·发达国家的防控成效 | 第11-12页 |
·没有动物卫生保护水平造成的负面影响 | 第12页 |
2 适当的动物卫生保护水平概述 | 第12-24页 |
·适当的卫生与植物卫生保护水平的概念 | 第12-13页 |
·适当的动物卫生保护水平概念的理解 | 第13-18页 |
·ALOP 概念 | 第13-15页 |
·风险分析与动物卫生保护水平 | 第15-17页 |
·适当的动物卫生保护水平与实际达到的动物卫生保护水平 | 第17-18页 |
·SPS 协议 | 第18-21页 |
·SPS 协议简介 | 第18-20页 |
·SPS 协议形成过程 | 第20-21页 |
·动物卫生措施 | 第21-22页 |
·动物卫生保护水平与SPS 措施的关系 | 第22-23页 |
·国家动物卫生保护水平的作用 | 第23-24页 |
·有效避免对人类、动物生命或健康所产生的风险 | 第23页 |
·有效保护国内产业 | 第23页 |
·有效提高和推进卫生措施的整体水平 | 第23-24页 |
·有效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 | 第24页 |
3 澳大利亚、美国的动物卫生保护水平和我国动物卫生 | 第24-53页 |
·澳大利亚动物卫生保护水平 | 第25-31页 |
·澳大利亚动物卫生保护水平现状 | 第25-26页 |
·澳大利亚实施动物卫生措施情况 | 第26-31页 |
·美国动物卫生保护水平 | 第31-42页 |
·美国动物卫生保护水平现状 | 第31-32页 |
·美国实施动物卫生措施情况 | 第32-39页 |
·澳、美实施动物卫生措施的特点 | 第39-42页 |
·我国动物卫生 | 第42-52页 |
·我国动物卫生现状 | 第42-44页 |
·我国实施的动物卫生措施 | 第44-48页 |
·主要问题 | 第48-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4 确立我国动物卫生保护水平 | 第53-63页 |
·确立我国的动物卫生保护水平 | 第53-54页 |
·确定我国疫病防控的原则 | 第53页 |
·保护水平之近期目标—控制疫病、残留 | 第53页 |
·保护水平之远期目标—扑灭疫病 | 第53-54页 |
·保护水平之具体构想 | 第54页 |
·实现我国动物卫生保护水平的建议 | 第54-61页 |
·改革现行兽医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兽医工作体系 | 第54-55页 |
·健全和完善疫病、残留的防控机制 | 第55-58页 |
·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行质量保证体系 | 第58-59页 |
·规范实施区域区划和市场准入 | 第59页 |
·完善保障机制 | 第59-60页 |
·建立严格的进出境检验检疫制度 | 第60-61页 |
·实施动物卫生措施的原则 | 第61-63页 |
·风险评估原则 | 第61-62页 |
·最小贸易限制原则 | 第62页 |
·透明度原则 | 第62页 |
·正负面影响相平衡 | 第62-63页 |
5 结论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