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 生物地理学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 2 陕西自然环境概况及动物地理研究 | 第11-12页 |
| 3 陕西蝗虫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 4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生物地理学中的应用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基于GIS的陕西蝗虫地理分布及区划分析 | 第16-2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17页 |
| ·分布数据的调查与整理 | 第16页 |
| ·地理分布格局的研究 | 第16-17页 |
| ·区划的聚类分析 | 第1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7-18页 |
| ·陕西蝗虫地理分布规律 | 第17页 |
| ·陕西蝗虫地理区划的聚类分析 | 第17-18页 |
| 3 讨论 | 第18-23页 |
| ·陕西蝗虫的分布既遵循动物地理的高级区划规律又有自身特点 | 第18-21页 |
| ·多样化的地貌是蝗虫物种多样化的主要原因 | 第21-22页 |
| ·人类的活动对蝗虫的物种组成成分产生重要影响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陕西蝗虫地理分布格局的聚类分析 | 第23-3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 ·分布数据的整理与处理 | 第23页 |
| ·分析方法 | 第23-2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29页 |
| ·陕西蝗虫多布种聚类分析结果 | 第27-29页 |
| ·全布种的分布 | 第29页 |
| ·独布种的分布 | 第29页 |
| 3 讨论 | 第29-31页 |
| ·秦岭山脉对陕西蝗虫分布的阻限作用 | 第29-30页 |
| ·陕西蝗虫地理分布格局与国内蝗虫地理分布格局相一致 | 第30页 |
| ·太白山地区蝗虫特有种较丰富的原因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陕西渭南地区东亚飞蝗灾害潜在发生区预测 | 第31-4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1-32页 |
| ·影响蝗灾发生的主要因素 | 第32页 |
| ·资料的来源与整理 | 第32页 |
| ·用二元数据统计蝗灾发生情况 | 第32页 |
| ·用权重数据参与多因素综合分析 | 第32-33页 |
| ·用马氏距离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 | 第33页 |
| 2 结果 | 第33-37页 |
| ·黄河渭河沿岸是渭南地区蝗虫灾害的主要发生区 | 第33-37页 |
| ·渭河沿岸的大荔、华阴、华县等地是蝗虫灾害发生的高危区 | 第37页 |
| 3 讨论 | 第37-40页 |
| ·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特点是该地区蝗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 第37-38页 |
| ·马氏距离应用于蝗灾发生最适生境判别中的优缺点 | 第38页 |
| ·网格法在生物地理学中的应用 | 第38-40页 |
| 总结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 附表 | 第46-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