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盆水库大坝三维有限元计算及原型观测资料分析和预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概述 | 第10-19页 |
·土石坝发展及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土石坝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土石坝的特点 | 第11-12页 |
·土石坝防渗结构 | 第12-14页 |
·粘土心墙坝的发展及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粘土心墙坝的发展 | 第14-15页 |
·粘土心墙坝的防渗体材料性能要求 | 第15-16页 |
·心墙坝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心墙坝应力变形特性研究综述 | 第17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2 黑河金盆水利枢纽简介 | 第19-26页 |
·工程概况 | 第19-20页 |
·坝址区地质条件 | 第20页 |
·大坝 | 第20-24页 |
·坝壳 | 第23页 |
·防渗体 | 第23页 |
·反滤 | 第23页 |
·基础处理 | 第23-24页 |
·坝体填筑材料及大坝坝料分区 | 第24-26页 |
·筑坝材料 | 第24-25页 |
·坝料分区 | 第25-26页 |
3 土石坝应力、变形分析原理和方法 | 第26-37页 |
·土石坝应力、变形分析的原理 | 第26-32页 |
·土的变形特性 | 第26-27页 |
·土的弹性本构模型 | 第27-32页 |
·土石坝应力、变形分析的方法 | 第32-37页 |
·土石坝应力、变形分析的传统方法 | 第32-33页 |
·土石坝应力、变形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 第33-37页 |
4 黑河金盆水利枢纽大坝三维有限元计算及分析 | 第37-60页 |
·计算目的 | 第37页 |
·数值分析计算软件简介 | 第37-39页 |
·ANSYS软件简介 | 第37-38页 |
·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 | 第38-39页 |
·ANSYS用户可编程特性 | 第39-40页 |
·用户可编程特性(UPFs) | 第39-40页 |
·ANSYS数据接口 | 第40页 |
·本文计算中用到的结构单元及接触单元 | 第40-46页 |
·SHELL63 | 第41页 |
·COMBIN39 | 第41-43页 |
·CONTACT175和 CONTACT170 | 第43-45页 |
·SHELL181 | 第45页 |
·SOLID95 | 第45-46页 |
·计算流程图 | 第46-48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8-50页 |
·三维有限元模型 | 第48页 |
·计算工况及其工况拟定 | 第48-49页 |
·计算参数 | 第49-50页 |
·计算条件 | 第50-58页 |
·竣工期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0-54页 |
·蓄水期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4-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5 黑河大坝观测资料分析及预测 | 第60-86页 |
·原型观测项目介绍 | 第60-67页 |
·坝体变形观测 | 第60-61页 |
·渗流观测 | 第61-62页 |
·应力观测 | 第62页 |
·地震动反应观测 | 第62页 |
·水库水位观测 | 第62-67页 |
·主要监测项目观测资料分析 | 第67-78页 |
·水库水位变化过程分析 | 第67-68页 |
·坝体沉降变化过程分析 | 第68-74页 |
·大坝水平位移监测 | 第74-78页 |
·坝体沉降的灰色模型预测 | 第78-83页 |
·建模机理 | 第78-80页 |
·坝体沉降的灰色模型预测 | 第80-83页 |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83-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6 结语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附录 | 第92页 |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92页 |
二、获奖情况. | 第92页 |
三、主持完成的主要工作项目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