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收入行为与地方收入制度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22页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9-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二、本文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1-14页 |
(一) 分析方法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框架与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第一章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收入博弈 | 第22-39页 |
一、模型假设 | 第22-23页 |
(一) 博弈双方 | 第22页 |
(二) 博弈策略 | 第22-23页 |
(三) 博弈均衡 | 第23页 |
二、模型校验 | 第23-32页 |
(一) 中央政府 | 第24-26页 |
(二) 地方政府 | 第26-32页 |
三、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收入博弈困境及其影响 | 第32-35页 |
(一) 非正式分权削弱中央收入汲取能力 | 第32-34页 |
(二) 县乡财政普遍处于困境 | 第34-35页 |
四、解决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收入博弈困境的基本思路 | 第35-39页 |
(一) 宪法保证 | 第35页 |
(二)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 | 第35-36页 |
(三) 调整行政区划 | 第36-39页 |
第二章 地方政府之间的收入博弈 | 第39-59页 |
一、地方政府之间收入博弈的主要方式 | 第39-48页 |
(一) 税源竞争 | 第39-43页 |
(二) 产业竞争 | 第43-48页 |
二、地方政府之间收入博弈困境及其影响 | 第48-54页 |
(一) 地区间收入差距呈现马太效应 | 第48-50页 |
(二) 产业结构趋同 | 第50-52页 |
(三) 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问题严重 | 第52-54页 |
三、解决地方政府之间收入博弈困境的基本思路 | 第54-59页 |
(一) 改变地方政府收入过于依赖生产领域的局面 | 第54-55页 |
(二) 改革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 | 第55-56页 |
(三) 改革财政决策监督机制 | 第56-57页 |
(四) 改善财力薄弱地区收入状况 | 第57-59页 |
第三章 地方政府与纳税人的收入博弈 | 第59-75页 |
一、地方政府的税收歧视行为 | 第59-61页 |
(一) 税收歧视的概念 | 第59-60页 |
(二) 税收歧视行为的主要表现 | 第60-61页 |
(三) 税收歧视行为的负面影响 | 第61页 |
二、地方政府运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收入行为 | 第61-68页 |
(一) 土地批租与土地出让金 | 第62-64页 |
(二) 房产价格上升与房地产业税收收入 | 第64-66页 |
(三) 出售经营特许权等扩大收入 | 第66-68页 |
三、地方政府的债务行为 | 第68-72页 |
(一) 地方政府债务行为的发展阶段 | 第68-69页 |
(二) 地方政府债务的特点 | 第69-71页 |
(三) 地方政府债务的危害 | 第71-72页 |
四、地方政府策略行为的归纳分析与应对措施 | 第72-75页 |
(一) 归纳分析 | 第72-73页 |
(二) 应对措施 | 第73-75页 |
第四章 税收划分与中国地方基本收入制度优化 | 第75-99页 |
一、地方税收体系与税收划分的理论探讨 | 第75-80页 |
(一) 地方税的必要性和主要特点 | 第75-76页 |
(二) 税收划分的主要理论依据 | 第76-78页 |
(三) 税收划分的一般模式 | 第78-80页 |
二、中国税收划分和地方税体系优化的基本思路 | 第80-86页 |
(一) 逐步解决现存主要问题 | 第80-81页 |
(二) 加快完善前置性条件 | 第81-84页 |
(三) 科学确定目标模式 | 第84-86页 |
三、地方主体税种的选择与培育 | 第86-99页 |
(一) 理论分析与实践借鉴 | 第87-90页 |
(二) 财产税成为中国地方主体税种的可行性 | 第90-93页 |
(三) 培育财产税的路径选择 | 第93-99页 |
第五章 转移支付与中国地方补充收入制度优化 | 第99-114页 |
一、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定位和目标要求 | 第99-103页 |
(一) 基本定位 | 第99-101页 |
(二) 目标要求 | 第101-103页 |
二、中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运行状况分析 | 第103-108页 |
(一) 中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103-105页 |
(二) 中国转移支付制度的积极作用 | 第105-106页 |
(三) 中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局限性 | 第106-108页 |
三、中国转移支付制度优化的关键措施 | 第108-114页 |
(一) 制定转移支付法律法规 | 第108-109页 |
(二) 规范转移支付形式 | 第109-111页 |
(三) 建立健全一般性转移支付测算公式 | 第111-112页 |
(四) 完善财政信息统计制度 | 第112-114页 |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114-121页 |
一、基本结论 | 第114-116页 |
二、主要建议 | 第116-119页 |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0页 |
后记 | 第130-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