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原因综述 | 第10-11页 |
·美元国际地位与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关系综述 | 第11-13页 |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可持续性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结构安排 | 第15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5-17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15-17页 |
第2章 美元国际地位与美国经常项目逆差 | 第17-32页 |
·国际收支理论分析 | 第17-19页 |
·消费、储蓄、投资三者的关系 | 第17页 |
·国民收入恒等式 | 第17-18页 |
·消费、投资与国际收支的关系式 | 第18-19页 |
·储蓄、投资与国际收支的关系式 | 第19页 |
·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 第19-23页 |
·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 第19-21页 |
·金融危机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影响 | 第21-23页 |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原因 | 第23-28页 |
·汇率角度 | 第24-25页 |
·储蓄-投资角度 | 第25-27页 |
·美元国际货币地位角度 | 第27-28页 |
·美元国际地位与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关系 | 第28-32页 |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是美元货币制度安排下的必然结果 | 第29-30页 |
·美元的发行不受外汇储备的制约 | 第30页 |
·依靠美元国际地位为经常项目逆差融资 | 第30-32页 |
第3章 美国内部失衡对其经常项目逆差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2-39页 |
·美国内部失衡的现状 | 第32-33页 |
·消费-投资与储蓄-投资失衡对经常项目逆差的影响机理 | 第33-34页 |
·消费-投资失衡对经常项目逆差的影响机制 | 第33-34页 |
·储蓄-投资失衡对经常项目逆差的影响机制 | 第34页 |
·实证分析 | 第34-39页 |
·选取变量、处理数据、建立模型 | 第35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35-36页 |
·VAR协整分析 | 第36-37页 |
·因果关系检验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可持续性分析 | 第39-48页 |
·美元国际地位与经常项目逆差可持续性 | 第39-43页 |
·美元国际地位的变化对逆差可持续性的影响 | 第39-42页 |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可持续性 | 第42-43页 |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在一定时期内可持续 | 第43-45页 |
·从国际货币的供求关系来看 | 第43-44页 |
·从外部资金的流入来看 | 第44-45页 |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长期内不可持续 | 第45-48页 |
·资本与金融项目为逆差融资的不可持续性 | 第45-46页 |
·顺差国积累的美元储备不能长期持续下去 | 第46-47页 |
·逆差不断扩大会损害美元的国际地位 | 第47-48页 |
第5章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调节的国际协调及中国的政策选择 | 第48-54页 |
·有序调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48-49页 |
·从美国角度看,逆差已危及其内外均衡目标 | 第48-49页 |
·从对世界各国的影响看,逆差的调整十分必要 | 第49页 |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调节的国际协调 | 第49-51页 |
·逆差的解决更多地需要从美国自身着手 | 第49-50页 |
·逆差的解决离不开顺差国的政策配合 | 第50-51页 |
·中国应对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调节冲击的政策选择 | 第51-54页 |
·增加消费,降低储蓄,优化投资和出口结构 | 第51-52页 |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 | 第52页 |
·完善外汇管理体制,优化储备结构,提高储备利用效率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