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中药羌活指纹图谱的研究及其挥发油的GC-MS 研究 | 第9-35页 |
| ·引言 | 第9页 |
| ·羌活化学成分的HPLC 分析 | 第9-2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22页 |
| ·HPLC 条件的选择 | 第9-10页 |
| ·重现性实验 | 第10-12页 |
| ·稳定性实验 | 第12页 |
| ·精密度实验 | 第12-13页 |
| ·加样回收率实验 | 第13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13-15页 |
| ·羌活药材N. incisum 的指纹图谱 | 第15-17页 |
| ·宽叶羌活N. forbesii 的HPLC 分析 | 第17-21页 |
| ·羌活药材的定量分析 | 第21-22页 |
| ·实验部分 | 第22-24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 ·色谱条件 | 第23页 |
|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第23页 |
| ·测试样品的制备 | 第23-24页 |
| ·宽叶羌活的HPLC-ESI-MS~n 分析 | 第24-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4-26页 |
|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 ·仪器与实验条件 | 第26-27页 |
| ·标准品的制备 | 第27页 |
| ·测试样品的制备 | 第27页 |
| ·不同时期羌活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27-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1页 |
|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1页 |
| ·羌活药材 | 第31-32页 |
| ·挥发油的提取和测定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 第二章 菊花化学成分的LC-MS 分析及挥发性成分的GC-MS 分析 | 第35-64页 |
| ·引言 | 第35-36页 |
| ·不同品种菊花化学成分的LC-MS 分析 | 第36-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5页 |
| ·测试样品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36-37页 |
| ·HPLC 条件的选择 | 第37页 |
| ·菊花样品的LC-MS-MSn 分析 | 第37-44页 |
| ·讨论 | 第44-45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45页 |
| ·色谱条件 | 第45-46页 |
|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第46页 |
| ·测试样品的来源及制备 | 第46-47页 |
| ·不同品种菊花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 第47-6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60页 |
| ·河南产野菊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47-50页 |
| ·安徽菊花脑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50-53页 |
| ·不同产地菊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比较 | 第53-60页 |
| ·实验部分 | 第60-62页 |
| ·样品及挥发油的提取 | 第60页 |
| ·GC-MS 实验条件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第三章 藏药全缘叶绿绒蒿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64-70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68页 |
| ·结果 | 第64-65页 |
| ·讨论 | 第65-68页 |
| ·实验部分 | 第68-69页 |
| ·药材 | 第68页 |
| ·仪器及分析条件 | 第68页 |
| ·挥发油的提取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 第四章 重要藏药材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70-85页 |
| ·藏药资源概况 | 第70-71页 |
| ·研究概况 | 第71-75页 |
| ·藏药化学成分研究新思路 | 第75-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 附表 | 第85-96页 |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96-97页 |
| 致谢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