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中草药制剂的生产论文

超高压提取山茱萸有效成分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言第11-23页
 第一节 超高压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1-14页
  一、超高压杀菌第11页
  二、超高压食品保藏第11-12页
  三、超高压果蔬加工第12-13页
  四、超高压提取技术第13-14页
 第二节 山茱萸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第14-18页
  一、山茱萸主要成分第14-15页
  二、山茱萸的药理作用第15-18页
 第三节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第18-22页
  一、溶剂回流提取法第19页
  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第19-20页
  三、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CFE)第20-21页
  四、微波辅助提取技术(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第21-22页
 第四节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超高压提取山茱萸中总皂甙的研究第23-36页
 第一节 材料与设备第23-24页
  一、试验材料第23页
  二、主要试剂第23-24页
  三、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4页
 第二节 实验方法第24-27页
  一、山茱萸样品水分含量的测定第24页
  二、人参二醇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4页
  三、样品溶液的制备第24-25页
  四、单因素实验第25-26页
  五、正交试验优化第26-27页
  六、总皂甙含量的测定第27页
  七、加样回收实验第27页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第27-35页
  一、山茱萸中水分含量第27页
  二、人参二醇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7-28页
  三、不同溶剂对山茱萸中总皂甙提取效果的影响第28页
  四、不同乙醇浓度对山茱萸中总皂甙提取效果的影响第28-29页
  五、不同压力条件对山茱萸中总皂甙提取效果的影响第29-30页
  六、不同保压时间对山茱萸中总皂甙提取效果的影响第30页
  七、不同料液比对山茱萸中总皂甙提取效果的影响第30-31页
  八、不同颗粒大小对山茱萸中总皂甙提取效果的影响第31-32页
  九、正交试验优化结果第32-34页
  十、总皂甙含量测定结果第34-35页
  十一、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第35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超高压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研究第36-45页
 第一节 材料与设备第36页
  一、试验材料第36页
  二、主要试剂第36页
  三、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6页
 第二节 试验方法第36-39页
  一、熊果酸标准曲线绘制第36-37页
  二、样品溶液制备流程图第37页
  三、正交试验优化第37-38页
  四、熊果酸含量的测定第38页
  五、加样回收率试验第38-39页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第39-44页
  一、熊果酸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9-40页
  二、进样精密度试验第40页
  三、正交试验结果第40-43页
  四、熊果酸含量测定结果第43页
  五、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第43-44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超高压提取山茱萸中马钱素的研究第45-56页
 第一节 材料与设备第45-46页
  一、试验材料第45页
  二、主要试剂第45页
  三、主要仪器与设备第45-46页
 第二节 试验方法第46-48页
  一、马钱素标准曲线绘制第46页
  二、样品溶液制备流程图第46页
  三、正交试验优化第46-47页
  四、马钱素含量的测定第47页
  五、加样回收率试验第47-48页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第48-53页
  一、马钱素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8页
  二、进样精密度第48-50页
  三、正交试验结果第50-52页
  四、马钱素含量测定结果第52-53页
  五、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第53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节 三种提取方法结果比较第54-56页
第五章 超高压提取机理研究第56-67页
 第一节 山茱萸总皂甙提取机理第56页
 第二节 超高压提取机理研究第56-58页
  一、升压阶段第56-58页
  二、保压阶段第58页
  三、卸压阶段第58页
 第三节 压力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第58-62页
 第四节 超高压对细胞结构的影响第62-66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总结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03年4月一次沙尘暴事件的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基于模糊阈值的图像分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