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30页 |
·选题意义 | 第12-20页 |
·博物馆展示概念转变塑造微环境特质多样性 | 第12-13页 |
·我国是漆木类文物的艺术宝库 | 第13-14页 |
·环境变迁所造成的保存危机 | 第14-16页 |
·抢救性处理会产生保存维护概念的转变 | 第16-17页 |
·预防性维护为未来文物保护的主流 | 第17-19页 |
·研究动机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文物保护基本概念思考 | 第21-25页 |
·研究范围界定 | 第25-26页 |
·研究内容与架构 | 第26-30页 |
第2章 漆器材料特性与降解破坏成因 | 第30-73页 |
·漆器构造与材料特性 | 第30-41页 |
·漆器构造分类 | 第30-32页 |
·漆器材料基本组成 | 第32-41页 |
·木胎材料性能与劣化问题 | 第41-51页 |
·木胎料类型分类 | 第41-43页 |
·胎体力学特性与工艺处理 | 第43-46页 |
·胎体饱水与脱水后材质改变 | 第46-49页 |
·木胎劣化问题 | 第49-51页 |
·髹饰工艺技术与漆膜材料降解 | 第51-61页 |
·髹饰技法种类 | 第51-52页 |
·髹饰材料应用与材料力学构成 | 第52-54页 |
·髹饰材料劣化原因 | 第54-61页 |
·打底材料界面接合与破坏成因 | 第61-71页 |
·我国传统漆器打底制作工艺与层间构造 | 第61-65页 |
·影响打底材料界面结合的因素与力学关系 | 第65-67页 |
·涂层材料界面结合的劣化问题思考 | 第67-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3章 展示微环境构成特性与材料污染物釋出问题 | 第73-143页 |
·展示环境构成概念 | 第73-77页 |
·保存环境组织概念 | 第73-74页 |
·展示活动与环境构成 | 第74-77页 |
·展柜类型发展、分类命名与型态演变 | 第77-82页 |
·展柜发展概述 | 第77-78页 |
·展柜类型分类 | 第78-81页 |
·展柜名称命名法则 | 第81-82页 |
·展柜的类型演变 | 第82页 |
·展柜构造、材料的设备 | 第82-94页 |
·展柜构造解析 | 第82-86页 |
·柜体材料与设备 | 第86-94页 |
·展柜内微环境的构成与环境波动动态特性描述 | 第94-107页 |
·展柜内微环境基本构成与不适宜环境对保存文物的影响 | 第94-99页 |
·展柜内部微气候环境的动态特性描述 | 第99-104页 |
·理想陈列漆木类文物展柜的微环境塑造控制目标 | 第104-107页 |
·展柜構材基本特性与污染物释放问题 | 第107-139页 |
·展柜構材基本特性 | 第107-122页 |
·污染物释放对文物材料影响 | 第122-139页 |
·本章小结 | 第139-143页 |
第4章 漆木类文物出土地区博物馆展示环境现况 | 第143-215页 |
·博物馆展示环境调查计划 | 第143-161页 |
·调查样本择选方法说明 | 第143-152页 |
·调查环境与调查方法说明 | 第152-158页 |
·调查内容说明 | 第158-161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161-197页 |
·环境调查结果分析 | 第161-179页 |
·深度专业访谈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179-187页 |
·环境量测结果分析 | 第187-197页 |
·文物陈列环境的现存重要问题探讨 | 第197-213页 |
·展柜内部的结露问题 | 第197-201页 |
·光照控制的模式处理 | 第201-204页 |
·接缝处理的加工精度 | 第204-206页 |
·环境污染的危机意识 | 第206-208页 |
·文物防震的防灾处理 | 第208-211页 |
·展品的安全管理问题 | 第21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213-215页 |
第5章 影响保存微环境波动因素的系统分析 | 第215-298页 |
·展柜内微环境变化影响因素 | 第215-220页 |
·影响博物馆展示环境微气候因素的多样性特质 | 第215-216页 |
·展柜内微环境影响因素 | 第216-220页 |
·影响展示环境湿度波动因素分析 | 第220-240页 |
·目前展示环境中环境过干危机成因 | 第220-221页 |
·构成目前展示环境中环境过潮的危机成因 | 第221-226页 |
·展示柜内结露形成原因解析 | 第226-240页 |
·展柜微环境灯热干扰波动实验设计 | 第240-258页 |
·实验动机与设计因素研究 | 第240-241页 |
·实验环境说明 | 第241-248页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248-258页 |
·灯热干扰微环境实验综合讨论 | 第258-295页 |
·展柜微环境受灯热干扰波动特性分析 | 第258-268页 |
·关于环境微气候波动与控制策略的问题讨论 | 第268-295页 |
·本章小结 | 第295-298页 |
第6章 适宜弹性应用的保存环境设计策略研究 | 第298-397页 |
·地下墓室环境与藏品保存机制启示 | 第298-316页 |
·墓葬环境与形制关系 | 第300-303页 |
·构造特性与封存维护 | 第303-308页 |
·葬品保存的基本原理 | 第308-314页 |
·恒定环境的构成条件 | 第314-316页 |
·展示环境保存稳态条件构成基本概念 | 第316-352页 |
·过渡过程数学预测模型建立与综合控制评价 | 第317-324页 |
·构成展示环境保存条件稳态因素与控制策略思考 | 第324-336页 |
·关于稳态保存环境系统构成与控制问题讨论 | 第336-352页 |
·简易、经济与高效稳态环境调节策略概念设计思考 | 第352-395页 |
·模块化展柜调控元件设计概念 | 第353-361页 |
·光照减量与热量控制遮光漫光板概念设计 | 第361-378页 |
·三效合一空气净化调节板概念设计 | 第378-390页 |
·简易型循环空气过滤系统概念设计 | 第390-395页 |
·本章小结 | 第395-397页 |
第7章 因应地域气候环境差异的漆器展示保存策略思考 | 第397-444页 |
·地域环境气候差异与展示环境气候变迁关系 | 第397-403页 |
·地域气候环境分区 | 第397-399页 |
·地域气候环境特征 | 第399-400页 |
·漆木类文物出土地区气候特性 | 第400-401页 |
·漆木类文物展示方式与环境气候变迁差异 | 第401-403页 |
·目前漆木类文物保存环境基准实务应用的不确定问题 | 第403-410页 |
·因应不同的地域气候条件的各国博物馆基准 | 第403-405页 |
·我国目前博物馆环境基准的设置现况 | 第405-407页 |
·国内学者对于因应我国博物馆环境标准的观点 | 第407-409页 |
·各馆应因环境特质研拟弹性应用基准 | 第409-410页 |
·浮动弹性的展示环境保存标准拟定概念 | 第410-423页 |
·从木材的基本保护概念推演浮动弹性保存标准的思考 | 第410-418页 |
·新旧材料与维护特性差异的湿度标准修正原则 | 第418-420页 |
·场所分类的分级标准概念 | 第420-423页 |
·因应环境的漆木类文物展示保存维护策略思考 | 第423-442页 |
·国内各地域环境漆木类文物保存调节需求现况分析 | 第423-429页 |
·利用图形分析技术协助策略决策思考 | 第429-435页 |
·各地区博物馆研拟展示环境保存策略的原则归纳 | 第435-4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42-444页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44-451页 |
参考文献 | 第451-461页 |
致谢 | 第461-462页 |
附录 A 专家学者深度访谈记录与书信答疑内容摘要 | 第462-470页 |
附录 B 墓葬地域特征、型制特征與构造特征一览表 | 第470-475页 |
附录 C 单层灯具实验过程与结果说明 | 第475-488页 |
附录 D 高效节能 PV 调节风机与储能系统概念设计 | 第488-509页 |
附录 E 驱虫防霉剂的调制与丸剂制作 | 第509-51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第515-5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