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猪论文

猪瘟和猪水泡病基因标记疫苗的研究

第一章 序言第1-25页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第15-17页
     ·猪瘟、猪瘟病毒和猪瘟弱毒疫苗第15-16页
     ·猪水泡病和猪水泡病病毒第16页
     ·基因标记疫苗第16-17页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4页
     ·猪瘟疫苗研究进展第17-24页
     ·猪水泡病疫苗研究概况第24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4-25页
第二章 猪瘟基因标记疫苗的构建及体外表达第25-42页
   ·材料和方法第26-34页
     ·菌种、载体和主要试剂第26-27页
     ·主要仪器第27页
     ·细胞和种毒第27页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27页
     ·目的片段的获得第27-29页
     ·重组质粒的构建、克隆及鉴定第29-32页
     ·转染质粒的提取第32页
     ·转染第32-33页
     ·各基因体外表达的检测第33-34页
   ·结果第34-39页
     ·目的片段第34页
     ·表达质粒的鉴定第34-37页
     ·转染质粒浓度第37页
     ·各基因的体外表达第37-39页
   ·讨论第39-42页
第三章 猪瘟基因标记疫苗对兔的免疫保护试验第42-51页
   ·材料与方法第42-45页
     ·质粒、疫苗与实验动物第43页
     ·主要试剂第43页
     ·免疫用质粒的制备第43页
     ·各猪瘟基因疫苗对家兔的免疫第43-44页
     ·阻断ELISA检测CSFV特异性抗体第44页
     ·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第44-45页
     ·病毒攻击保护试验第45页
   ·结果第45-49页
     ·兔血清CSFV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第45-46页
     ·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第46-48页
     ·攻毒试验第48-49页
   ·讨论第49-51页
第四章 猪瘟与猪水泡病二联基因疫苗研究第51-61页
   ·材料和方法第52-54页
     ·菌种、载体和主要试剂第52页
     ·细胞、种毒、质粒、疫苗和实验动物第52页
     ·猪瘟病毒E2基因与猪水泡病病毒P1区基因双表达质粒的构建第52页
     ·转染质粒的提取、转染和体外表达第52-53页
     ·免疫用质粒的制备第53页
     ·双表达基因疫苗对家兔的免疫第53-54页
     ·阻断ELISA检测CSFV特异性抗体第54页
     ·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猪瘟活疫苗(Ⅱ)攻毒保护实验第54页
     ·乳鼠中和试验第54页
   ·结果第54-58页
     ·猪瘟病毒E2基因与猪水泡病病毒P1区基因双表达质粒的鉴定第54页
     ·转染质粒浓度第54页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猪水泡病抗原的表达第54-56页
     ·猪瘟E2蛋白的表达第56页
     ·双表达质粒免疫家兔的CSFV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第56-57页
     ·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第57页
     ·乳鼠中和试验第57页
     ·猪瘟活疫苗(Ⅱ)攻毒保护试验第57-58页
   ·讨论第58-61页
第五章 猪水泡病基因标记疫苗的研究第61-71页
   ·材料和方法第61-65页
     ·材料第61-62页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第62页
     ·猪水泡病基因疫苗的构建及体外表达第62-64页
     ·猪水泡病基因疫苗的猪体试验第64-65页
   ·结果第65-69页
     ·目的片段的获得和猪水泡病P1基因重组质粒的鉴定第65页
     ·转染质粒浓度第65页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猪水泡病抗原的表达第65-67页
     ·间接ELISA检测SVDV特异性抗体第67页
     ·乳鼠中和试验检测猪血清SVDV中和抗体第67-68页
     ·攻毒保护试验第68-69页
   ·讨论第69-71页
第六章 结论第71-72页
第七章 猪水泡病及猪水泡病病毒研究进展(文献综述)第72-83页
   ·猪水泡病第72-76页
     ·疾病的发现、命名与流行情况第72-73页
     ·病原学第73页
     ·流行病学第73-74页
     ·临床症状和组织嗜性第74-75页
     ·诊断第75-76页
   ·猪水泡病病毒第76-83页
     ·SVDV基因组结构第76-77页
     ·SVDV编码的蛋白及功能第77-78页
     ·SVDV的衣壳结构和抗原特性第78-81页
     ·SVDV受体及其侵入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96页
致谢第96-97页
附录第97-104页
作者简历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法经营罪研究
下一篇:VD-toxin作用下拟南芥悬浮细胞微丝骨架和核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