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无船承运人的定义 | 第11-20页 |
一、无船承运人的定义及其与相关海运主体的区别 | 第11-18页 |
(一) 无船承运人与作为纯粹代理人的货运代理人的区别 | 第12-15页 |
(二) 无船承运人与多式联运经营人的区别 | 第15-16页 |
(三) 无船承运人与租船人的区别 | 第16-17页 |
(四) 无船承运人与船舶代理人的区别 | 第17-18页 |
二、无船承运人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无船承运人的法律地位 | 第20-45页 |
一、无船承运人作为契约承运人的义务与责任 | 第20-25页 |
(一) 无船承运人是我国《海商法》下的契约承运人 | 第20-21页 |
(二) 无船承运人作为契约承运人的主要义务 | 第21-24页 |
(三) 美国司法实践对无船承运人法律地位的特殊认定 | 第24-25页 |
二、货方针对实际承运人的索赔 | 第25-30页 |
(一) 货方对实际承运人提起侵权之诉 | 第26-27页 |
(二) 货方对实际承运人提起合同之诉 | 第27-30页 |
三、第二无船承运人的合法性及其法律地位 | 第30-37页 |
(一) 无船承运人A转委托无船承运人B的做法的合法性 | 第30-33页 |
(二) 无船承运人B的法律地位 | 第33-37页 |
四、无船承运人的“背靠背责任” | 第37-41页 |
五、无船承运人提单的签发 | 第41-45页 |
(一) 《海运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无船承运人提单签发的规定 | 第41-43页 |
(二) 实践中无船承运人提单签发的混乱状况及其对策 | 第43-45页 |
第三章 无船承运人所涉运输下的留置权与控制权 | 第45-57页 |
一、无船承运人所涉运费纠纷与留置权 | 第45-51页 |
(一) 无船承运人的货物留置权 | 第45-46页 |
(二) 实际承运人在运费到付下的留置权 | 第46-50页 |
(三) 实际承运人在运费预付下的运费请求权与留置权 | 第50-51页 |
二、无船承运人与货物控制权 | 第51-57页 |
(一) 海商法下货物控制权概念的产生 | 第51-52页 |
(二) 在通过无船承运人安排的海上货物运输中托运人控制权的行使 | 第52-55页 |
(三) 控制权与中途停运权的矛盾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无船承运人的责任限制 | 第57-61页 |
一、无船承运人的单位赔偿责任限制 | 第57页 |
二、无船承运人的海事赔偿责任限制 | 第57-61页 |
(一) 根据现有国内法和国际公约无船承运人无法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 | 第57-58页 |
(二) 无法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对无船承运人来说极不公平 | 第58-59页 |
(三) 有关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立法亟待完善 | 第59-61页 |
第五章 无船承运人参与运输情况下的诉讼时效与追偿时效 | 第61-66页 |
一、无船承运人参与运输下的诉讼时效 | 第61-62页 |
二、无船承运人参与运输下的追偿时效 | 第62-66页 |
(一) 有关追偿时效的起算点 | 第62-64页 |
(二) 追偿时效起算点之间的关系 | 第64页 |
(三) 追偿请求权与违约或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时效竞合的处理 | 第64-66页 |
第六章 无船承运人保证金与责任保险制度 | 第66-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附件一:无船承运人业务流程图 | 第73-74页 |
附件二:无船承运人所涉“背靠背”合同 | 第74页 |
附件三:第二无船承运人参与运输流程图 | 第74-75页 |
附件四:国际货运代理人的角色类型图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