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山东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前言第7-12页
 1.1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立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第7页
 1.2 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概念、范围、任务与特点第7-8页
  1.2.1 基本概念第7-8页
  1.2.2 农业标准化的范围与任务第8页
  1.2.3 农业标准化的特点第8页
 1.3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发展状况第8-11页
  1.3.1 国际农业标准化发展状况第8-10页
  1.3.2 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状况第10-11页
 1.4 山东省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第11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1-1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2-15页
 2.1 材料第12-14页
 2.2 方法第14-15页
第三章 结果分析第15-27页
 3.1 山东省农业标准化示范的规模与模式第15-19页
  3.1.1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阶段第15-16页
  3.1.2 山东省农业标准化示范的规模第16-17页
  3.1.3 山东省农业标准化示范的模式第17-19页
 3.2 山东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标准化体系构建结构分析第19-22页
  3.2.1 山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标准体系结构第19-20页
  3.2.2 山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质量检测体系框架构建第20-21页
  3.2.3 山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组织管理体系构建第21-22页
  3.2.4 山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资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构建第22页
 3.3 山东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经济效益分析第22-24页
 3.4 山东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社会效益分析第24-27页
  3.4.1 加速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第24页
  3.4.2 推动优质农产品区域化与特色农业发展第24-25页
  3.4.3 农产品质量与国际贸易壁垒得到重视第25-26页
  3.4.4 强化农业企业的标准化管理第26-27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27-36页
 4.1 进一步明确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目标第27页
 4.2 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建设第27-30页
  4.2.1 建立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标准第28页
  4.2.2 建立农产品外贸出口需要的标准第28页
  4.2.3 建立良种良法配套需要的标准第28页
  4.2.4 建立贸易技术保护标准第28-29页
  4.2.5 建立国家行业地方企业配套的标准体系第29页
  4.2.6 坚持正确的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原则第29-30页
 4.3 进一步完善农业质量监测体系的建设第30-32页
  4.3.1 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第30-31页
  4.3.2 明确范围、分级管理第31页
  4.3.3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向基层延伸第31页
  4.3.4 加强管理,良性发展第31-32页
 4.4 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第32页
 4.5 加大农业标准实施力度第32-35页
  4.5.1 加强标准宣传,搞好服务第32页
  4.5.2 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化覆盖率第32-33页
  4.5.3 加强协调配合第33页
  4.5.4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实现业内推动第33页
  4.5.6 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第33-34页
  4.5.7 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经济效益第34页
  4.5.8 促进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化经营第34-35页
 4.6 利用标准化破除技术壁垒,促进出口贸易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行为的功效分析
下一篇:睡莲科的花的生物学和生殖形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