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13-26页 |
(一) 新的历史条件及民主党派干部的科学界定 | 第13-20页 |
1、“新的历史条件”的科学界定 | 第13-14页 |
2、“民主党派干部”的科学界定 | 第14-20页 |
(二) 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 第20-23页 |
1、建国初期民主党派的发展 | 第20-21页 |
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民主党派继续发展 | 第21-22页 |
3、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末,民主党派的挫折 | 第22页 |
4、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党派的新发展 | 第22-23页 |
(三) 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23-26页 |
1、有利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 第23-24页 |
2、有利于加强高校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 第24-25页 |
3、有利于加强高校干部队伍建设 | 第25页 |
4、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第25-26页 |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 第26-34页 |
(一) 高校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局面 | 第26-29页 |
1、各高校重视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 | 第26-27页 |
2、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措施健全 | 第27页 |
3、民主党派干部队伍日益发展壮大 | 第27-28页 |
4、民主党派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 第28页 |
5、民主党派干部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趋向高涨 | 第28-29页 |
(二) 高校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2页 |
1、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滞后 | 第29页 |
2、民主党派组织发展不够规范 | 第29-30页 |
3、民主党派干部实职安排较少 | 第30页 |
4、个别民主党派干部素质偏低 | 第30-31页 |
5、少数民主党派干部参与党派活动积极性不高 | 第31页 |
6、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制度不够完善 | 第31-32页 |
(三) 高校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32-34页 |
1、有的高校缺乏对民主党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 第32页 |
2、部分高校缺乏开展民主党派工作的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 | 第32-33页 |
3、一些高校忽视对民主党派干部的教育和培养 | 第33页 |
4、少数民主党派干部自身要求不严 | 第33-34页 |
5、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 第34页 |
三、切实加强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 | 第34-50页 |
(一) 加强做好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思想武装 | 第34-40页 |
1、认真学习革命导师关于广泛开展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 | 第34-36页 |
2、继承和发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重视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的优良传统 | 第36-39页 |
3、增强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民主党派干部的政治意识 | 第39-40页 |
(二) 建立健全高校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基本制度 | 第40-42页 |
1、建立健全民主党派骨干档案制度 | 第40页 |
2、建立健全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制度 | 第40页 |
3、建立健全民主党派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 第40-41页 |
4、建立健全民主党派干部管理考核制度 | 第41页 |
5、建立健全民主党派干部自我教育制度 | 第41页 |
6、建立健全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监督制度 | 第41-42页 |
(三) 支持高校民主党派干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 第42-46页 |
1、把握好支持民主党派干部加强自身建设的原则 | 第42页 |
2、支持民主党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 第42-43页 |
3、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 第43-44页 |
4、协助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 | 第44-45页 |
5、帮助民主党派干部提高各方面能力 | 第45-46页 |
(四) 做好高校民主党派干部的物色、培养、选拔和使用工作 | 第46-50页 |
1、选好“苗子” | 第46页 |
2、注重培养 | 第46-47页 |
3、认真选拔 | 第47-48页 |
4、大胆使用 | 第48-50页 |
注释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