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前言 | 第8页 |
1 秸秆覆盖、免耕发展的概况 | 第8-9页 |
2 秸秆覆盖和秸秆还田的养分效应 | 第9页 |
3 免耕、翻耕的养分效应 | 第9-10页 |
4 土壤氮素组分的影响因素 | 第10-13页 |
5 土壤氮素的生物有效性 | 第13页 |
6 土壤氮素组成及测定方法 | 第13-14页 |
7 土壤有机氮的研究概况 | 第14-19页 |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19-22页 |
1 试验区概况 | 第19页 |
2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3 材料和方法 | 第20页 |
4 覆盖材料量 | 第20-21页 |
5 样品采集 | 第21页 |
6 本试验土壤有机氮的测定方法 | 第21页 |
7 数据分析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2-42页 |
1. 不同耕作方式旱地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 第22页 |
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酸解有机总氮的影响 | 第22-27页 |
·种植一季作物对土壤酸解有机总氮的影响 | 第22-23页 |
·不同处理不同层次土壤酸解有机总氮的分布 | 第23-24页 |
·不同处理不同层次对土壤酸解有机总氮的影响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3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酸解氨态氮的影响 | 第27-31页 |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酸解氨态氮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不同处理不同层次土壤酸解氨态氮的层次分布 | 第28页 |
·不同耕作方式不同轮作序列对土壤酸解氨态氮的影响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4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氨基酸态氮的影响 | 第31-35页 |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氨基酸态氮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处理土壤酸解氨基酸态氮的层次分布 | 第32页 |
·不同耕作方式不同轮作序列对土壤酸解氨基酸态氮的影响 | 第32-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5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氨基糖态氮的影响 | 第35-38页 |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氨基糖态氮的影响 | 第35页 |
·不同处理土壤酸解氨基糖态氮的层次分布 | 第35-36页 |
·不同耕作方式不同轮作序列对土壤酸解氨基糖态氮的影响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页 |
6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酸解未知态氮的影响 | 第38-42页 |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酸解未知态氮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处理土壤酸解未知态氮的层次分布 | 第40页 |
·不同耕作方式不同轮作序列对土壤酸解未知氮的影响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2-44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5页 |
个人简介 | 第55-56页 |
导师简介 | 第56-57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