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地带亲水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页 |
·论文框架 | 第10-12页 |
第2章 人与水的渊源 | 第12-15页 |
·生命的渊源 | 第12-13页 |
·文化的渊源 | 第13-14页 |
·情感的渊源 | 第14-15页 |
第3章 亲水活动和亲水空间 | 第15-26页 |
·亲水活动概述 | 第15-17页 |
·亲水活动 | 第15页 |
·亲水活动的特征 | 第15-16页 |
·亲水活动的类型 | 第16-17页 |
·城市滨水地带亲水空间概述 | 第17-23页 |
·城市滨水地带亲水空间 | 第17-18页 |
·城市滨水地带亲水空间的特征 | 第18-19页 |
·城市滨水地带亲水空间的类型 | 第19-21页 |
·城市滨水地带亲水空间的价值 | 第21-23页 |
·亲水活动与亲水空间的互动 | 第23-26页 |
·互动关系的释义 | 第23页 |
·亲水活动对空间的意义 | 第23-24页 |
·亲水空间对活动的支持 | 第24-26页 |
第4章 城市滨水地带亲水空间设计要素及理念 | 第26-38页 |
·城市滨水地带亲水空间的设计要素 | 第26-33页 |
·自然要素 | 第26-28页 |
·社会要素 | 第28页 |
·人的要素 | 第28-30页 |
·空间要素 | 第30-33页 |
·城市滨水地带亲水空间的设计目标 | 第33页 |
·城市滨水地带亲水空间的城市设计理念 | 第33-38页 |
·加强滨水区与城市的联系 | 第33-34页 |
·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 第34-35页 |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 | 第35页 |
·提倡混合的功能与活动 | 第35-36页 |
·完善交通和步行网络 | 第36-37页 |
·保障公众的亲水权益 | 第37-38页 |
第5章 城市滨水地带亲水空间的设计途径 | 第38-62页 |
·亲水空间营造之城市设计途径 | 第38-47页 |
·用地结构的调整 | 第38-40页 |
·交通网络的整合 | 第40-43页 |
·景观系统的组织 | 第43-45页 |
·场所特征的营造 | 第45-47页 |
·亲水空间营造之建筑设计途径 | 第47-51页 |
·建筑形态的控制 | 第48-50页 |
·过渡性空间的设计 | 第50-51页 |
·亲水空间营造之环境要素设计 | 第51-60页 |
·护岸 | 第51-54页 |
·滨水散步道 | 第54-56页 |
·桥和码头 | 第56-57页 |
·滨水绿化 | 第57-59页 |
·环境设施及小品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第6章 设计实例研究——鄂州滨江地带概念规划 | 第62-74页 |
·设计背景 | 第62-64页 |
·设计目标 | 第64页 |
·城市设计构想 | 第64-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结束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后记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