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0页 |
第1章 区域金融创新系统与城市金融竞争力的内涵界定 | 第10-21页 |
1.1 区域金融创新系统 | 第10-16页 |
1.1.1 区域金融创新系统的定义 | 第10-12页 |
1.1.2 区域金融创新系统的结构、运行机制及特征 | 第12-16页 |
1.2 城市金融竞争力 | 第16-19页 |
1.2.1 城市金融竞争力的定义 | 第16页 |
1.2.2 城市金融竞争力的要素构成 | 第16-19页 |
1.3 区域金融创新系统与城市金融竞争力的关系 | 第19-21页 |
1.3.1 城市金融竞争力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 第19页 |
1.3.2 城市金融竞争力的外部功能体现 | 第19-21页 |
第2章 武汉金融竟争力的评估 | 第21-30页 |
2.1 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估模型的建立 | 第21-28页 |
2.1.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21-22页 |
2.1.2 指标体系的结构及说明 | 第22-25页 |
2.1.3 指标的初期处理 | 第25页 |
2.1.4 模型的建立 | 第25-28页 |
2.2 武汉金融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及国内比较 | 第28-30页 |
第3章 武汉区域金融创新系统设计 | 第30-44页 |
3.1 武汉区域金融创新系统的产生条件 | 第30-33页 |
3.1.1 武汉金融市场的发展回顾 | 第30-31页 |
3.1.2 武汉经济金融发展的区位特征 | 第31-32页 |
3.1.3 武汉的功能定位 | 第32-33页 |
3.1.4 武汉区域金融创新系统的环境评价 | 第33页 |
3.2 武汉金融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 | 第33-36页 |
3.2.1 武汉经济发展状况 | 第33-35页 |
3.2.2 武汉区域金融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设计 | 第35-36页 |
3.3 武汉区域金融创新系统的空间结构 | 第36-39页 |
3.4 武汉区域金融创新系统的功能 | 第39-42页 |
3.4.1 创新区域金融体制与运行机制 | 第39-40页 |
3.4.2 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潜质 | 第40-41页 |
3.4.3 实现区域金融资源共享 | 第41页 |
3.4.4 形成金融发展的梯度格局 | 第41-42页 |
3.5 武汉区域金融创新系统的发展过程 | 第42-44页 |
3.5.1 时间跨越过程 | 第42页 |
3.5.2 空间累积过程 | 第42-44页 |
第4章 提升武汉金融竞争力的建议 | 第44-58页 |
4.1 培育竞争性金融市场,提升金融竞争能力 | 第44-45页 |
4.1.1 完善金融交易市场 | 第44页 |
4.1.2 加速金融市场国际化 | 第44-45页 |
4.1.3 促进金融市场多元化 | 第45页 |
4.2 创建金融控股体系,重塑金融创新主体 | 第45-48页 |
4.2.1 城市金融控股体系建立的意义 | 第45-46页 |
4.2.2 城市金融控股体系建立的方法 | 第46-48页 |
4.3 完善金融法规制度,规范金融运行环境 | 第48-51页 |
4.3.1 培育地方金融法规 | 第49页 |
4.3.2 强化金融信用观念 | 第49-50页 |
4.3.3 明确金融监管重心 | 第50-51页 |
4.3.4 弱化金融领域的“国民待遇” | 第51页 |
4.4 调整金融科技战略,加速金融网络化建设 | 第51-58页 |
4.4.1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量,确保金融电子化的持续高速发展 | 第52页 |
4.4.2 注重金融网络的应用,加速现代化客户服务中心的建立 | 第52-53页 |
4.4.3 积极开发金融科技新产品,实现金融监管的电子化转变 | 第53页 |
4.4.4 加强网络安全,确保网上金融操作的稳定运行 | 第53-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相关成果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