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2页 |
1.1 虎杖概况 | 第11-16页 |
1.1.1 虎杖本草考证 | 第11-13页 |
1.1.2 虎杖的资源分布 | 第13页 |
1.1.3 虎杖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13页 |
1.1.4 虎杖的药学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2 白藜芦醇研究进展 | 第16-33页 |
1.2.1 白藜芦醇的结构及性质 | 第16-17页 |
1.2.2 白藜芦醇的存在及分布 | 第17-18页 |
1.2.3 白藜芦醇的主要药理作用 | 第18-21页 |
1.2.4 白藜芦醇的分析方法研究 | 第21-24页 |
1.2.5 白藜芦醇的制取方法 | 第24-26页 |
1.2.6 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现状 | 第26-32页 |
1.2.7 白藜芦醇的开发与市场前景 | 第32-33页 |
1.3 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 | 第33-39页 |
1.3.1 分子印迹技术的起源与概况 | 第33-34页 |
1.3.2 分子印迹技术理论 | 第34-35页 |
1.3.3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进展 | 第35-39页 |
1.3.3 分子印迹技术的未来进展 | 第39页 |
1.4 课题的提出、意义、目的及内容 | 第39-42页 |
1.4.1 课题的来源 | 第39页 |
1.4.2 课题的意义、目的及内容 | 第39-42页 |
第二章 虎杖中药用活性成分分析方法及稳定性研究 | 第42-58页 |
2.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甙 | 第42-49页 |
2.1.1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2.1.2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2.1.3 样品测定 | 第48-49页 |
2.1.4 实际样品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比较 | 第49页 |
2.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虎杖中大黄素 | 第49-52页 |
2.2.1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2.2.2 结果与讨论 | 第50-51页 |
2.2.3 样品测定 | 第51-52页 |
2.3 TLC法分析虎杖中药用活性成分的研究 | 第52-54页 |
2.3.1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2.3.2 结果与讨论 | 第53-54页 |
2.4 白藜芦醇稳定性研究 | 第54-57页 |
2.4.1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2.4.2 结果与讨论 | 第55-5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三章 虎杖中药用活性成分的浸提工艺研究 | 第58-86页 |
3.1 浸提原理 | 第58-59页 |
3.2 虎杖中活性成分的常规溶剂提取工艺研究 | 第59-64页 |
3.2.1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3.2.2 结果与讨论 | 第60-64页 |
3.3 酶法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工艺研究——酶解条件优化 | 第64-70页 |
3.3.1 实验部分 | 第64-65页 |
3.3.2 结果与讨论 | 第65-70页 |
3.4 酶法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工艺研究——酶解后提取工艺研究 | 第70-79页 |
3.4.1 酶解后乙醇提取工艺研究 | 第70-76页 |
3.4.2 酶解后乙酸乙酯提取工艺研究 | 第76-79页 |
3.5 几种工艺比较 | 第79-80页 |
3.6 酶解动力学 | 第80-85页 |
3.6.1 酶反应动力学 | 第80-83页 |
3.6.2 实验部分 | 第83页 |
3.6.2 结果与讨论 | 第83-8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四章 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分离纯化研究 | 第86-121页 |
4.1 大孔吸附树脂 | 第86-89页 |
4.1.1 吸附树脂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 第86-87页 |
4.1.2 吸附树脂应用的一般步骤 | 第87-88页 |
4.1.3 吸附树脂的应用 | 第88-89页 |
4.2 大孔吸附树脂对白藜芦醇的静态吸附性能研究 | 第89-93页 |
4.2.1 实验部分 | 第89页 |
4.2.2 结果与讨论 | 第89-93页 |
4.3 大孔吸附树脂对白藜芦醇的动态吸附分离研究 | 第93-101页 |
4.3.1 实验部分 | 第93-94页 |
4.3.2 结果与讨论 | 第94-101页 |
4.4 2#树脂纯化白藜芦醇研究 | 第101-105页 |
4.4.1 实验部分 | 第102页 |
4.4.2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05页 |
4.5 白藜芦醇产品的精制 | 第105页 |
4.6 硅胶柱层析纯化大黄素 | 第105-107页 |
4.6.1 实验部分 | 第106页 |
4.6.2 结果与讨论 | 第106-107页 |
4.7 大孔树脂吸附白藜芦醇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质研究 | 第107-118页 |
4.7.1 吸附传质过程及扩散方程的建立 | 第108-112页 |
4.7.2 实验方法 | 第112-113页 |
4.7.3 1#树脂吸附白藜芦醇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质研究 | 第113-118页 |
4.8 工艺流程 | 第118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118-121页 |
第五章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分离纯化白藜芦醇的研究 | 第121-142页 |
5.1 白藜芦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 第122-132页 |
5.1.1 实验部分 | 第122-123页 |
5.1.2 结果与讨论 | 第123-132页 |
5.2 白藜芦醇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性能研究 | 第132-140页 |
5.2.1 固相萃取法 | 第132-133页 |
5.2.2 实验部分 | 第133-134页 |
5.2.3 结果与讨论 | 第134-140页 |
5.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观形态和表面结构 | 第140-14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2-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62-164页 |
致谢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