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马尔萨斯人口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14页 |
(一) 马尔萨斯人口伦理思想的主旨是追求人类的幸福、自我完善和社会进步 | 第6-9页 |
1 批判葛德文把人类看作是仅仅具有理性的动物的观点 | 第7页 |
2 批判葛德文认为人类将达到尽善尽美的观点 | 第7-9页 |
(二) 马尔萨斯认为在人口增殖原理的作用下,必然产生两种恶:即罪恶和贫困 | 第9-12页 |
1 人口增殖是产生贫困和罪恶这两种恶的根源 | 第9-10页 |
2 恶的存在刺激着我们避恶趋善 | 第10-11页 |
3 避恶趋善的有效途径是控制人口增长 | 第11-12页 |
(三) 马尔萨斯反对英国现行的“济贫法”,提倡控制人口和发展生产相结合,具有“限殖济贫”的价值取向 | 第12-14页 |
二 对马尔萨斯人口伦理思想的评价 | 第14-23页 |
(一) 马尔萨斯人口伦理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 第14-20页 |
1 马尔萨斯着重从人的自然属性方面出发来考察人的本质及在这种自然属性的作用下将防碍人类生活的改善 | 第14-17页 |
2 马尔萨斯并不是贫困和罪恶的鼓吹者,鉴于贫困和罪恶的客观存在,人类有必要进行相关的伦理反思 | 第17-18页 |
3 马尔萨斯并非“穷人的敌人”,而是从关心穷人的立场出发,主张穷人自力更生以改善他们自身的生存境遇 | 第18-20页 |
(二) 马尔萨斯人口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第20-23页 |
1 马尔萨斯认为,在人口法则的作用下,任何社会制度的改良都是徒劳,为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辩护 | 第20-21页 |
2 马尔萨斯认为,“相对过剩人口”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而是人口法则的产物,为资本主义的不道德进行辩护 | 第21-23页 |
三 马尔萨斯人口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23-38页 |
(一) 我国在人口生产方面的道德要求是:优生优育,以适度的人口观念取代“多子多福”的人口理念,切实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 第23-26页 |
1 我国控制人口数量的道德迫切性 | 第23-25页 |
2 不断提高人口素质,自觉履行“优生”“优育”的道德要求 | 第25-26页 |
(二)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精神要求我国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 第26-29页 |
(三) “扶贫济困”是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要求 | 第29-32页 |
1 “扶贫济困”的伦理内涵 | 第30-31页 |
2 改变“扶贫济困”方式,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和全民奔小康的价值取向 | 第31-32页 |
(四) 江西在人口发展过程中的伦理思考 | 第32-38页 |
1 江西在人口生产方面的伦理要求是:坚决贯彻落实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 | 第33-34页 |
2 江西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也应遵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准则 | 第34-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