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城市边缘群体的产生及其必然性 | 第8-16页 |
·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及其显化 | 第8-11页 |
·二元结构的松散 | 第11-12页 |
·城市的吸引力 | 第12-16页 |
第2章 城市边缘群体现状 | 第16-29页 |
·城市边缘群体生存现状 | 第16-23页 |
·就业与收入状况 | 第16-18页 |
·福利与权利享受状况 | 第18-19页 |
·生活状况 | 第19-20页 |
·公共资源享受状况 | 第20-21页 |
·社会地位 | 第21-23页 |
·城市边缘群体社会保障现状 | 第23-24页 |
·边缘群体脆弱性 | 第24-29页 |
·自身与家庭因素影响 | 第24-25页 |
·长期二元分割制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立法欠缺的影响 | 第26页 |
·社会因素的影响 | 第26-29页 |
第3章 建立边缘群体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 第29-34页 |
·社会保障目标定位的要求 | 第29-30页 |
·人口老龄化的要求 | 第30-31页 |
·国情的要求 | 第31-32页 |
·原有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的要求 | 第32-34页 |
第4章 建立边缘群体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4-42页 |
·政府负担与责任分析 | 第34-36页 |
·企业负担与责任分析 | 第36-38页 |
·个人负担与责任分析 | 第38-42页 |
第5章 城市边缘群体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 | 第42-52页 |
·现存的边缘群体社会养老保险方案及其利弊 | 第42-44页 |
·建立边缘群体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 | 第44-50页 |
·影响制度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 第44-45页 |
·基本模式选择 | 第45-48页 |
·缴费额与养老金领取额的理论估算 | 第48-50页 |
·实现边缘群体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途径选择 | 第50-52页 |
第6章 建立边缘群体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外部条件优化 | 第52-56页 |
·消除制度障碍 | 第52-53页 |
·加强立法建设 | 第53页 |
·加强宣传教育 | 第53-54页 |
·积极进行工资改革 | 第54-56页 |
第7章 总结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性声明 | 第62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