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页 |
一、政治诚信的基本理论 | 第10-28页 |
(一) 政治诚信的基本内涵 | 第10-21页 |
1.从政治行为者角度看 | 第15-18页 |
2.从系统要素角度看 | 第18-21页 |
3.从历史过程角度看 | 第21页 |
(二) 政治诚信的历史渊源 | 第21-28页 |
1.中国政治诚信思想的历史渊源 | 第21-24页 |
2.西方政治诚信思想的历史渊源 | 第24-26页 |
3.马克思主义政治诚信思想的历史渊源 | 第26-28页 |
二、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政治诚信观的内容、特色与作用 | 第28-57页 |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诚信观 | 第29-41页 |
1.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诚实守信的革命 | 第29-35页 |
2.实事求是探求理论诚信 | 第35-36页 |
3.共产党的党员干部应是诚信的典范 | 第36-39页 |
4.外交讲诚信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的重要特征 | 第39-41页 |
5.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诚信素质与水平 | 第41页 |
(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诚信观 | 第41-51页 |
1.科学对待毛泽东思想勇于追求理论诚信 | 第41-43页 |
2.坚持辩证统一思想探求政策诚信 | 第43-47页 |
3.追求诚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题 | 第47-48页 |
4.诚信是贯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红线 | 第48-50页 |
5.讲诚信是中国政府对外交往的重要品格 | 第50-51页 |
(三)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诚信观 | 第51-55页 |
1.注重树立诚信形象,坚持高举旗帜、推进事业与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统一 | 第51-52页 |
2.党员干部讲诚信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 第52-54页 |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理论诚信和实践诚信的统一 | 第54-55页 |
4.讲诚信是建立新的安全观和国际新秩序的基本要素 | 第55页 |
(四) 三代领导集体政治诚信观的特色 | 第55-57页 |
1.时代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 第56页 |
2.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第56页 |
3.人民利益至上与顺应时代潮流的统一 | 第56页 |
4.志存高远与立足当前的统一 | 第56-57页 |
(五) 三代领导集体政治诚信观的作用 | 第57页 |
三、加强政治诚信建设的现实思考 | 第57-64页 |
(一) 政治诚信状况的评价标准及影响评价的因素分析 | 第57-59页 |
1.政治诚信状况的评价标准 | 第57-59页 |
2.影响评价的因素分析 | 第59页 |
(二) 当前加强政治诚信建设的若干思考 | 第59-64页 |
1.加强政治诚信建设的重大意义 | 第59-60页 |
2.影响政治诚信建设的主要原因 | 第60-62页 |
3.加强政治诚信建设的基本措施 | 第62-64页 |
总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